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12月4日下午,我國首個國際疫苗創新中心——大灣區國際疫苗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區正式落成并開幕。第二屆大灣區(深圳)疫苗峰會也同時拉開帷幕。
“公共衛生合作尤其是疫苗合作是法中關系發展的優先重點之一。諒解備忘錄的落實以及如今國際疫苗創新中心的落成無疑將進一步促進法中兩國在公共衛生領域尤其是疫苗領域的合作。這一新落成的國際疫苗創新中心將推動大灣區相關產業各利益攸關方加強對話,協同增效,從而為法中公共衛生領域合作貢獻力量。”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在視頻致辭中表示。
疫苗創新中心的創立始于2019年11月,《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備忘錄》提出要促進創新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助力深圳建成國內首個世界級的疫苗創新中心。由此,疫苗創新中心孕育而生。
“大灣區作為國家經濟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點地區,肩負著嘗試創新思維、探索創新路徑的重要使命。大灣區國際疫苗創新中心建設,體現了疫苗創新合作,為疫苗知識的大眾科普教育、疫苗產業科技化創新與創業互動提供了依托的平臺?!眹倚l生健康委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李斌在開幕式上說。
專家認為,作為中國首個國際疫苗創新中心,創新中心承載著帶動中國疫苗行業全鏈路創新升級,以及架設中國與全球開展疫苗創新合作橋梁的雙重意義。
創新中心展示的5G智慧化接種門診與無人疫苗接種系統就是由13家創新生態聯盟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綜合了從疫苗進入接種門診前的研發生產、冷鏈物流、電子標簽全程追溯到疫苗進入接種門診后的接種云端登記、智能預檢、無人接種一體化、遠程醫療等功能,減少了疫苗接種的復雜環節,提升了疫苗接種效率,率先勾勒出了未來疫苗接種的智慧化全場景。
作為全國首座結合科技與藝術展示的實體疫苗博物館,創新中心將對公眾全面開放,助力提升公眾對疫苗的科學認知,促進創新疫苗的引進和接種,滿足灣區民眾的健康需求。創新中心作為一座向公眾開放的疫苗博物館,占地3021 余平米,共設計了14個展示點位,以人文、科技、藝術結合的視角演繹了疫苗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可能。同時,結合多媒體數字技術、雕塑藝術、多米諾骨牌、沙盤和模擬還原等全面展現了一幅幅人類疫苗創新戰役的恢弘畫卷。
作為一座疫苗科普的博物館,也是一個科技藝術館,創新中心對公眾全面開放的同時,也將作為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基地,通過將“科技+藝術+人文”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有效助力提升公眾對于疫苗的科學認知。
在以“創新?融合,共享健康”為主題的第二屆大灣區(深圳)疫苗峰會上,約1000位來自疾控、大灣區、國際機構、行業企業、學界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共同探討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在全球層面加強合作,進一步提升疾病預防和控制水平,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
(大灣區國際疫苗創新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