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從福貢縣知子羅易地搬遷安置點看怒江大峽谷。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
躺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病床上傈僳族小伙福余生,沒想到自己一臺右臂手術,會得到云南怒江和上海浦東如此多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接力。
福余生家住云南怒江州福貢縣上帕鎮。2017年的一場車禍中,他右臂失去正常功能,這一變故讓全家陷入困境。“自己一個人揣著2萬塊錢去過昆明看病,但錢不夠,就帶著遺憾回家了?!备S嗌f。
手術后,福余生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醫院與援滇干部呂廷棟進行視頻通話。 呂廷棟供圖
今年10月,駐福貢的上海援滇干部范曉脧等人得知此情,第一時間上門慰問,了解病情,獲得了上海兩位政協委員3萬元的捐助。同時,援滇醫生王群殿向自己的派出單位——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匯報,幫助組織專家會診,安排手術,還按照相關政策,減免部分費用。11月25日下午,福余生被推進上海的手術室?!暗鹊桨肽曛烈荒甑恼;謴推诤螅直劬湍芡瓿勺ト ⑻鸷团c左手的配合。”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手外科主治醫師袁云華說。
視頻上看到福余生3個小時的手術很成功,上海援滇干部、福貢縣委常委、副縣長呂廷棟并沒松一口氣,日程表上對口協作的“大事”還在繼續。
遠眺云霧中的福貢皇冠山。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
被譽為“中國最美村寨”老姆登村、“記憶之城”知子羅,地處福貢縣皇冠山風景區,有豐富的怒族文化,奇特的山水景觀,保存完好的州府遺址,富藏鄉村生態旅游資源。但“路難走、車難停、人難留”,一直是發展福貢旅游產業的短板。
“今年4月份,確定上海浦東新區新一輪對口協作怒江州后,我們調研認為,福貢發展的出路在旅游。打好文旅牌、催生新產業,才能闖出一條符合福貢實際的現代化發展路子?!眳瓮澱f,采取“交通+旅游+產業融合”方式,讓更多當地群眾獲利,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舉措。
剛剛鋪通的福貢縣老姆登、知子羅鄉村旅游公路。 呂廷棟 攝
瞄準這一方向,浦東新區5000萬元援建資金很快撥付到位,與州縣兩級政府無間配合,“大雨小干,小雨大干,不下雨加班加點干”,不足5個月時間,援建的6.3公里老姆登、知子羅鄉村旅游公路,以及建筑面積為18312.62平方米的老姆登、月亮田游客換乘中心已全面完工。
原本曲里拐彎的山道,如今變成了寬敞的瀝青公路,沿途空氣清新,山林植被次第變換,景色宜人。在富有怒江民居特色的換乘中心,可停放大小500輛車,一改往昔窄逼擁堵的窘況。游客登上環保電瓶車,不但減少碳排放,更可順利通達目標景點。
新建成的福貢縣老姆登、月亮田游客換乘中心。 呂廷棟 攝
“以前的山路,不能走大車,只有背包客和自駕游客人來?,F在有了安全、舒適的大路,夜晚還有路燈!你看已經有不少旅游大巴輕松上來了?!备X暱h文旅局局長王碧告訴記者,這兩個項目年底投入使用后,將極大改善皇冠山風景區的交通條件,文旅產業發展有個根基。
“上海對口協作,不但投真金白銀,還投進了真情實意!”福貢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曉東說,兩個項目,將惠及匹河怒族鄉沿途3769戶12408人。
隨著項目綠化美化收尾工程加快推進,家住老姆登村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怒蘇哩150”客棧掌柜郁伍林也更忙了。除了日常接待游客吃住,節假、空余時間給年輕人傳授怒族民歌“哦得得”,彈“達比亞”樂器,家里種茶、種菜,還養了4頭能繁母豬,每年產80多頭小豬?!奥泛昧?,來的客人肯定會更多,我們老姆登有名的云霧茶怕是要供不應求嘍!我也期待幫扶福貢的上海親人能來小住,慢下來賞景品茶看花?!庇粑榱终f。
老姆登村村民在采摘云霧茶。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
在福貢縣脫貧攻堅進程中,因帶領鄉親建設家鄉成“名人”的胡秀花,剛完成石月亮鄉一個邊境示范村的建設,這幾天她又帶領鄉親們種起了羊肚菌。近80位村民跟她上山下山忙活,每人每天能有120元工資。隨著進老姆登、知子羅的道路改善,胡秀花有了新打算?!拔乙褱蕚湓谥恿_開一個茶室,給客人有個舒心的小憩之所?!毙θ菅诤慊樕稀?/p>
2021年以來,上海、云南簽署了“十四五”時期東西部協作框架協議,推進政策機制工作有序銜接,全面拓展幫扶協作領域,目前已啟動實施年度協作項目1162項,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