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張璐
近日,一種名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物被陜西西安、洛陽等地“圍剿”。據悉,加拿大一枝黃花繁殖能力極強,有“此花開處百花殺”的惡名,已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加拿大一枝黃花何時引入中國?發現之后應如何處理?對此,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趙世偉、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高級實驗師吳永彬。
關注1:加拿大一枝黃花是何時引入中國的?長什么樣?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加拿大一枝黃花就被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二批)。
吳永彬說,外來入侵植物是指由于人類或自然因素經有意或無意的活動被引入,后來超出其自然分布范圍而建立的物種。有意引進的植物大多存在一定的利用價值,如加拿大一枝黃花最初作為觀賞植物被引入我國。據資料記載,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北美,于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上海、南京等地種植。
據趙世偉介紹,加拿大一枝黃花又名“黃鶯”,它色澤亮麗,是一串串的黃花,在鮮花店中經常用做烘托主花的配花來賣。
關注2:加拿大一枝黃花有何危害?
趙世偉說,外來引進物種本身并不可怕,紅薯、玉米等都屬于外來引進物種,但一些植物離開原來生境到了新的地方,由于缺少當地的天敵或者限制它生長的條件,出現了“瘋長”的情況,在新的環境中占據主導地位,就是所謂的侵略性特別強,被稱為外來入侵物種。
“外來植物的成功入侵可分為四個階段:引入、定居、歸化和擴散。”吳永彬說,在引種后不久,由于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子多,且繁殖能力很強,加上它具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地下莖。隨著種子的飄散,逸生至野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迅速擴散蔓延,成為惡性雜草。它會破壞入侵地的生態平衡,占領本土植物的生長空間,嚴重威脅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
趙世偉回憶稱,大概20年前,加拿大一枝黃花在上海、江蘇一帶蔓延已經很嚴重。“南方溫度高、空氣濕潤,也為加拿大一枝黃花快速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當時從上海到南京,一路上看到道路兩旁全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它們能長到一米多高,和周圍植物爭陽光、爭空間、爭水分,嚴重侵占了其他本土植物的地盤。
關注3: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繁殖力有多強?
加拿大一枝黃花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一年生地上莖和多年生地下水平生長的根狀莖。吳永彬稱,加拿大一枝黃花所以難以消滅,是因為它既有有性繁殖,又有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它的開花結果率很高,大約每株加拿大一枝黃花能產生2萬顆種子,而且種子細小,可以借助風力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生長。
另一方面,它的根狀莖很發達,地上的莖干枯之后,第二年它可以從根部萌發出新的植株,所以除了它去年播下的種子能長成苗,它的地下根也可以疊加在一起,形成片。
關注4:哪些地方發現了加拿大一枝黃花?
加拿大一枝黃花來源于北美,根據植物對氣候的適應性原理,相似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入侵植物的繁殖和擴散。目前,加拿大一枝黃花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分布最為集中,在華東、東南以及華中地區,包括浙江、上海、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已經形成一定的危害。
北京是否有加拿大一枝黃花?趙世偉說,兩位老師此前曾在奧森公園看到過加拿大一枝黃花。不過以往大家一直認為其在北方過冬能力比較差,所以繁殖能力不強,傳播起來慢。
近日,加拿大一枝黃花正值盛花期,西安、武漢、成都等多地發現了它的蹤跡,其中河南新鄉等地為首次出現。武漢市蔡甸區索河鎮村民稱,加拿大一枝黃花和農作物爭肥料,已經造成了農田的減產。近日,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等8部門聯合召開“加拿大一枝黃花”防除工作會議,要求在11月20日前完成農田、道路、風景區等全市地面上的防除任務。
關注5:公眾發現它應該怎么辦?如何清理加拿大一枝黃花?
吳永彬稱,公眾對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入侵物種應理性看待,不必過度恐慌,更不要妖魔化。大家要懂得識別一些常見的植物,政府也可以多宣傳一些外來入侵生物的科學知識。
他說,對于這些繁殖和傳播能力特別強的入侵生物,要堅持“二早”:早發現,早消滅。入侵生物之所以會爆發并對當地環境產生影響,很多時候是因為錯過了消滅它們的最佳時機。
例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在一開始發現時就要連根拔除,等到擴散成片之后,消滅它就比較困難。“在果實成熟之前清除它們也是很關鍵的,可以防止種子的擴散。因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子非常細小,每株可以產生約2萬顆種子,按80%的發芽率,就是一傳1.6萬。”
關注6:近幾年,我國還被哪些外來物種入侵?
吳永彬稱,外來入侵生物對華南地區的園林植物造成的損害十分嚴重,例如危害蘇鐵的曲紋紫灰蝶幼蟲、危害刺桐的刺桐姬小蜂、危害棕櫚科的椰心葉甲,還有危害農田或草坪的紅火蟻等,都會對大家的生活和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
趙世偉稱,如今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也逐步認識到,以往特意引入中國的植物可能會帶來危害。他舉例說,以往部分沿海灘涂環境不佳,鹽堿地上不長植物,有人專門從國外引進耐淹、耐鹽的大米草。結果大米草一度瘋長,在灘涂上長得滿滿的,影響了原生的植物,此后又逐步開展了清除計劃。
外來物種入侵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比如水葫蘆在世界各國造成了河道阻塞、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趙世偉提到,中國的植物也有到國外后快速生長的例子。比如有三片葉子的葛藤外觀漂亮,被引到國外做垂直綠化。葛藤生長能力也很快,但在中國,經常有人挖葛藤根制作葛粉食用,但外國不講究食用葛藤根,葛藤會快速爬到樹上遮蔽陽光,導致其他樹木的死亡。
趙世偉表示,目前,使用昆蟲、真菌等天敵是防治外來入侵物種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