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10月28日,記者從三一重工獲悉,其自主研發、擁有20余項發明專利的SCC98000TM履帶起重機,在浙江湖州下線。這是繼2011年、2020年,三一重工連續兩次刷新履帶起重機世界起重噸位數紀錄后,第三次刷新自創世界紀錄,最大起重噸位數可達4500噸。
業內專家稱,它的下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能自主研制4500噸級超大噸位移動起重機的國家。
SCC98000TM起重力矩98000噸米,主要用于石化罐體、核電穹頂等大型化吊裝。它可一車兩用,滿足雙臂工況與單臂況等兩類工況。單臂工況起重噸位數可達2000噸,雙臂工況起重噸位數并非“翻倍”,而是高于雙倍,可達4500噸。而兩種工況間的“切換”,僅需更換少數部件,避免“大馬拉小車”的大材小用,同時能耗更低、占地面積更小、靈活性更強。
據悉,該裝備的研發上,最大難題在于如何解決雙臂工況和單臂工況時,機電液動力各部件最大程度上的通用性。此前,三一重工在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研發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其“大噸位系列履帶式起重機關鍵技術與應用”就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于三一重工此前的研發和制造經驗,利用模塊化設計和有限元仿真技術,該履帶起重機的零部件通用性高達95%。
“最大起重量4500噸,相當于一次能吊起3000多輛小轎車,兩項核心數據均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同類裝備。它解決了多個行業難題。它‘身軀’龐大,但操作微動性并不亞于小噸位裝備。我們首創了獨立動力的超起配重系統、數字回轉驅動系統和集成控制系統等,促使整機作業啟停平穩,控制精度可達毫米級。同時,它還有56種吊具組合,多種臂架模式,超起半徑可從28米調節到37,可以說‘又大又全能’。”三一履帶起重機研究院院長秦緒起說。同時,他稱,此次下線的“全球第一吊”,將主要應用于國家核電、石化建設領域。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