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圖為埃及著名漢學家、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哈桑·拉杰卜。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開羅6月4日電 (記者沈小曉)“文化自信已經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關鍵要素,對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埃及著名漢學家、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哈桑·拉杰卜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文化自信既是面向自我的自我認同、自我尊重,也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推介和自信參與,不僅為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提供強大的助力。
哈桑·拉杰卜表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不僅讓世人心馳神往,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更加優秀、美好、富有智慧的文明。“例如,中國強調在和平相處、公平交流、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中國在自身的發展上,也大力倡導綠色、可持續、和平的發展方式,推動人類對于全球環境問題的更有效的響應。這就是中華文明和平性的體現。”哈桑·拉杰卜說。
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化面臨著市場化、全球化、數字化等多種挑戰,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轉化和創新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哈桑·拉杰卜表示,中國重視傳承和發展傳統優秀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他談到,數字文化產品的大量出現,使得傳統文化有了全新的表達方式,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化技術在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的應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對文物進行三維掃描,使得它們的形態、色彩及紋路細節等全面呈現,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
在采訪中,哈桑·拉杰卜談到自己經常收看《國家寶藏》這一節目,對中國運用數字化技術促進文化傳承發展印象深刻。“節目運用全息影像技術等數字科技,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國寶,打造沉浸式情景舞臺,生動形象地講述國寶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每一期內容都令我受益良多。”
“隨著國力不斷增強和對外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國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將進一步助力展現中華文明的魅力,為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繁榮和文化交流的深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哈桑·拉杰卜說。
(責編:崔越、楊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