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緩慢起落大臂,柔和收放鋼繩,汽車發動機被穩穩吊起……僅用時4分半,海軍勤務學院某訓練大隊教員、三級軍士長王世紀就完成了應急維修保障任務。這在外人看來十分復雜的吊車駕駛操作技術,只是王世紀的“看家本領”之一。
說起王世紀,全大隊無人不豎大拇指——他精通6種車型駕駛與維修,先后參加多項重大任務。“有困難就找王世紀”,成為該大隊官兵掛在嘴邊的一句流行語。
那年,大隊配發了16噸重的新式吊車。和過去8噸重的吊車相比,新吊車吊臂長、作業難度大,如何讓新裝備盡快形成戰斗力成了一個難題。“找王世紀!”領導第一個就點了他的將。面對組織的信任,王世紀毫不猶豫接下了新吊車試訓任務。可接下任務以后,他也犯了愁,沒有現成教案可查,沒有專家老師指點,面對這個“龐然大物”,不免有些不知所措。
“沒關系,路總是人走出來的,‘人無我有’才是本事!”帶著這種想法,王世紀一頭扎進書堆,起早貪黑翻閱資料,足足做了6本筆記。就這樣一步步摸索,從操作使用到維護保養,他最終攻克全部難關,總結出一套吊車操作要領。
王世紀的本職崗位是教員。當發現學習汽車駕駛的學兵大多存在重實操、輕理論的毛病后,王世紀向領導主動請纓,組建了一個“汽車知識興趣小組”,由自己擔任講師。誰知道,這一講就是6年,許多友鄰單位也慕名前來旁聽,這個小組的成員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后來的近百人,走出一大批骨干人才。
一句話頒獎辭:“有困難就找王世紀”,聽起來輕松,背后卻有多少付出與擔當!
張硯青
(責編:王欲然、王珂園)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