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里約熱內盧3月10日電 (記者吳杰)中國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可視化、跨模態、區塊鏈、數字經濟……一系列前沿話題近日在厄瓜多爾國家理工學院等南美高校引起強烈反響。
該活動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與南美高校聯合舉辦,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形式進行。活動組織中國多所高校的教授、博導進行學術報告,與當地學術界一起分享中國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情況,并就計算機領域的前沿課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厄瓜多爾國家理工學院的活動中,中國計算機學會虛擬現實與可視化專委會主任、學會2022年度杰出演講者羅訓做了 “中國的數字孿生技術進展和其代表性應用”的報告,介紹了一些重要的數字孿生技術以及數字孿生在特定領域的代表性應用。北京交通大學教授、2022年度杰出演講者王偉報告的主題為“區塊鏈技術及其在數字經濟中的前沿應用”,為當地師生介紹中國區塊鏈的前沿技術以及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中的代表性應用。
在厄瓜多爾國際大學現場,華南理工大學教授、2022年度杰出演講者詹志輝的報告主題為“自適應與分布式演化人工智能”,從自適應與分布式的角度為在厄瓜多爾國際大學現場的百余名師生介紹一種新型的演化計算人工智能方法,為求解現代復雜和超復雜優化問題提供新的思路。中科院信工所副研究員、2022年度杰出演講者于靜做了題為“認知啟發的跨模態智能技術進展及其代表性應用”的報告,分享結合視覺和語言的跨模態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在特定領域的代表性應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曾宇祥和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陳俊穎則通過線上走進厄瓜多爾武裝部隊大學,為現場師生帶來了題為“面向共享出行的路線規劃技術:前沿與挑戰”和“視覺Transformer與膠囊網絡模型研究及應用”的報告。前者重點介紹了面向共享出行的路線規劃技術中的前沿方法與未來挑戰。后者主要介紹視覺Transformer和膠囊網絡模型的研究成果及應用,與現場同學討論有效加快模型訓練速度同時提高任務精確度的方法。
厄瓜多爾國際大學機電學院的學生塞繆爾聽了講座后說,走進高校系列中的報告都由杰出的研究人員主講,對我們了解計算機技術最新進展非常重要,所介紹的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計算機這一變化極快的領域中的技術進展,從而助力我們的職業發展。南美高校不少師生表示,希望能與中國計算機學會進行更多的學術交流,能夠借助學會這個優質平臺提升高校的國際影響力及學術水平。
羅訓告訴記者,走進高校是信息學科的一級學會常見的公益講座活動,組織研究或技術專家到高校給師生做前沿報告。當前中國的科技在很多方面是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甚至個別領域“領跑”的。拉美地區的師生對于了解中國科技進展,和中國同行交流是有迫切需求的。這樣“走進去”的學會擴大了影響力。“被走進”的學校師生也有收獲,促進中國學術界與南美高校之間的交流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計劃2023年在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等拉美國家開展常態的中國科技前沿報告活動。
(責編:賈文婷、常紅)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