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參觀《千里江山圖》 鄭小紅 攝
(相關資料圖)
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正在深圳舉行。在浙江展區,一副數字文化互動長卷《千里江山圖》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原本靜態的畫中人,在長卷中卻可以移動行走,觀眾入畫互動交流也能在畫中生成視頻。
本屆文博會突出創新驅動和數字化戰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費創新等內容,現場“文化+科技”的場景隨處可見,各展區利用大屏幕投影、觸摸互動、沉浸式體驗、元宇宙等數字技術,進行了讓藝術作品“動起來”“活起來”的各種展示。
參展商新華智云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映射在LED大屏上的《千里江山圖》數字長卷,依次展示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和宋韻文化等,既展現了良渚、西湖等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也精選王羲之、李白、陸羽、蘇軾、李清照、黃公望、王陽明等文化名人和“曲水流觴”“詩仙訪仙”“蘇堤春曉”等代表性文化場景。
H-Box全息艙 鄭小紅 攝
據介紹,該展示區綜合運用了新華智云自主研發的3D數字人技術、人工智能視頻實時生成等前沿科技,觀眾可通過現場的互動小屏,生成個人的數字分身,跨越時空進入到數字文化長卷中,與諸多文化名人進行交流,感受“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意蘊。
動起來的巨幅《金陵圖》古畫同樣在江蘇展廳占據中心位置:千年之前的金陵古城在一面巨型寬屏上被完美還原,從人物衣著動作,到攤販集市等生活場景,每一處都栩栩如生。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數字藝術《金陵圖》是在德基美術館館藏作品清·馮寧《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的基礎上所做的數字化嘗試。
裸眼3D空氣懸浮成像 鄭小紅 攝
在遼寧大連蒂艾斯機器人公司展位上,“愛因斯坦”正在講物理課;半身機器人模擬身前觀眾的面部表情,與觀眾互動;漂亮的美女仿生機器人隨著歌聲熱舞......這些人形機器人不僅外觀與真人酷似,在動作設計上也很接近人類,跳舞的美女仿生機器人擺動腰身,舞姿輕巧,手指還可以做出靈活的動作。
在深圳龍崗展區,由易弧文化科技公司帶來的H-Box全息艙,采用最新的全息成像技術,為觀眾呈現如真人到場的裸眼3D效果:京劇演員款款唱曲、孫悟空靈活地揮舞金箍棒、動漫角色們變換著不同的姿態……據介紹,全息影像生成設備,無需復雜高成本的搭建,就可以產生清晰的效果,更可以通過無線直播或有線播放模式,實現一對多的場景應用。
仿生機器人展示 鄭小紅 攝
由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制作的“美麗中國VR”基于元宇宙沉浸式、互動式的特點,采用頂尖的實景掃描及數字建模技術,真實還原中國各大名勝古跡。觀眾頭戴VR設備,手握搖桿器,即可“足不出戶,游遍華夏”。借助穿戴設備,觀眾不僅能在景區中漫步,還能進行演武射箭、攀爬城墻、擊鼓撞鐘、天燈祈福等多樣交互體驗,感受景區歷史故事和人文特色。
正像一位參展機構代表所言,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從文化的采集、生產和傳播等方面正為文化產業賦能,文化界也希望借助科技手段,讓高深的文化得以通俗化傳播,讓文化變成人人可以理解、感受和體驗的內容。(中新網記者 鄭小紅 唐貴江)
(責編:楊虞波羅、陳鍵)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