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18日在京成立,聯盟由作為“長江污染治理主體平臺”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發起,包括長江流域政府管理機構、相關中央企業和高校在內的39家單位組成。自此,長江大保護迎來“多軍兵種”協同作戰格局。
中國節能董事長宋鑫表示,長江大保護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多軍兵種”共同參與的聯合作戰。他透露,今年1月27日,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支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在長江經濟帶中發揮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作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污染治理創新技術支撐”,并明確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發起成立“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此次聯盟成立,就是充分發揮“長江污染治理主體平臺”的帶動作用,把分散的設計、研發、制造等平臺資源聚起來,把各地的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危險廢棄物處理、大氣水土壤檢測網點等聯起來,提高污染治理核心能力,“打造國家環保之重器”“打造長江大保護高端智庫”。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總經理余紅輝介紹,截至目前,中國節能在長江經濟帶11省份擁有178家子公司,已實施各類節能環保項目275項,涉及金額約722億元,其中自今年1月以來,在長江經濟帶區域新簽約或擬簽約項目22項,涉及金額近80億元。多年來,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整體規劃、分類施策”,在沿江重點省市統籌推進城鄉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工業固體廢棄物治理、綠色礦山生態治理、源頭治磷先進技術運用等,突出重點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如農業秸稈和農村鄉鎮畜禽糞便污染處理“零污染”、污染物“零排放”以及“廁所革命”中生物可降解馬桶“ECO方便器”等),深入探索區域環境污染治理模式。重點打造“五圈一集群”,即專業治理核心生態圈、產業生態圈、技術生態圈、金融生態圈、生態伙伴圈和中國環保品牌集群。(記者瞿劍)
關鍵詞: 長江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