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以下簡稱“理財登記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2023年上半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52萬只,募集資金27.75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310億元。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已突破1億,銀行理財普惠特性不斷顯現。但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趨于兩極化發展。
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達25萬億存續產品數量上漲6.88%
(資料圖)
自去年以來,銀行理財受到市場動蕩的影響,規模出現了下降。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為何備受市場矚目。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仍然保持了總體下行趨勢,但產品數量則有所上漲。2023年上半年,全國225家銀行機構和30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52萬只,累計募集資金27.75萬億元。截至6月末,全國共有265家銀行機構和30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3.71萬只,較年初增長6.88%;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較去年末的27.65萬億元有所下降。
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6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1.62萬只,存續規模20.67萬億元,較年初下降7.09%,同比增加7.99%,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1.55%。
盡管上半年銀行理財總體規模有所下降,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理財公司的規模已經企穩,并已開始有所回升。
據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介紹,估算2022年11月10日-2023年3月底,理財規模下降了近6萬億元,除了理財凈值波動外,也有理財沖存款的因素。但他預計7月理財規模大幅增長1.5萬億左右,月末理財規模約27.8萬億。
對于未來規模走勢,廖志明預計,理財規模仍將明顯增長。在他看來,近期固收類理財收益亮眼,二三季度理財沖存款力度較弱,同時存款利率下調提升了理財的吸引力。他預計,年內理財規模高點將達到30萬億元。理財的配置壓力大,未來一段時間內理財對信用債的正反饋將延續。
投資者數量較年初上漲7.24% 風險偏好出現兩極分化
據《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04億個,較年初增長7.24%,同比增長13.41%。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679.06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21.38萬個。
從結構上看,截至今年6月末,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數量為1.03億個,占比98.87%;機構投資者數量占比略有提升,數量為117.33萬個,占比1.13%。
2023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趨于兩極化發展,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年初有所增加,分別增加1.32個百分點和0.32個百分點。不過,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34.31%。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銀行理財公司需要做好投資者分層服務。在加強風險評測的基礎上,向不同投資者提供不同風險等級、期限的理財產品。如果投資者對凈值回撤比較敏感,理財產品應更加突出穩健性,平滑凈值波動。對高凈值客戶,則應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包括權益類產品。一段時間以來,部分R1、R2等級產品出現較大的凈值波動,應查找原因,風險等級評定應更準確有效。
此外,《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310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836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474億元,同比增長19.61%。2023年上半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39%。
理財公司加快代銷布局更加專注投研能力建設
《報告》還指出,隨著理財業務公司制改革的穩步推進,理財公司在專注于自身投研能力建設的同時,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積極參與財富管理市場布局。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7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此外,15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上半年累計直銷金額0.11萬億元。
“從代銷渠道拓展情況來看,2023年上半年理財公司理財產品由母行代銷金額占比進一步下降。”《報告》指出,剔除母行代銷的情況,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逐步上升,6月有417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89家。
董希淼認為,理財公司應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升對宏觀形勢和金融市場研判水平,使投研能力更好地與市場變化和投資者需求相匹配。同時,要根據市場和客戶變化,及時調整優化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未來理財公司投資應更全面,構建多市場、多領域、多品種的投資能力,以滿足多樣化、復雜化的投資者需求。
“下一階段,銀行和理財公司應大力提升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能力。”董希淼表示,金融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理財業務監管,中小銀行應加快發展理財產品代銷業務,各方協同發力,共同推動理財市場企穩回升,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需求,更高效靈活地服務實體經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