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自己是‘改非’干部,就撂挑子了,到社區以后,一定要扎根基層好好干,干出一番大名堂來。”思南縣選派“改非”干部擔任城市社區指導員動員部署會,對“改非”干部提出要求。
今年以來,思南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新路徑,采取科級非領導職級(等級)干部擔任城市社區指導員的模式,進一步引導“改非”干部發揮余熱,在基層一線挑大梁、建新功,持續推動“紅動烏江·五宜善治”城市基層黨建品牌培育走深走實,不斷促進城市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精準選派夯實基層力量
(資料圖片)
“社區工作比想象中難度大,現代化的社區人流量較大,存在規范管理難、基礎設施不完善、多元主體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思唐街道文化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劉仁易在開展“改非”干部調研時,希望以黨建為引領,凝聚更多力量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基層人才資源稀缺,能否利用“改非”干部力量助力城市社區工作是思南縣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今年來,思南縣委迅速成立專項調研組,分別深入各縣直單位、鄉鎮(街道)及城市社區,通過走訪調研、座談會、“一對一”面談等方式,全面摸底縣內“改非”干部基本信息,了解城市社區工作基本情況及存在困難,根據城市社區實際需求,提出“改非”干部進社區管理模式,并出臺相關文件推動部門(單位)資源、力量下沉社區。
雙塘街道開展城市社區指導員座談會。喻嬌嬌 供圖
“能夠被選派為城市社區指導員,我很高興,城市社區工作點多、面廣、事雜,我有近40年的工作經驗,先后參加過供銷系統改制、水庫移民、城市拆遷等不同時期縣內重大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縣信訪局四級調研員、江東社區指導員趙明說,現在雖然改非了,但仍初心不改,以城市社區指導員的身份繼續為群眾服務就是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
為了能精準選出合適的干部,思南縣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任職選派”方式,充分結合選派干部的政治素質、能力特點、專業優勢等,從鄉鎮(街道)、縣直部門中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熟悉黨建工作、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科級非領導職級(等級)干部擔任城市社區指導員,按照任期制,駐社區時間將不少于2年。
截至目前,思南縣已選派27名“改非”干部到社區任職,覆蓋3個街道10個社區,全部完成報到并有序開展工作。
壓實責任健全管理機制
為進一步激勵“改非”干部履職擔當作為,在他們到社區報到后,各街道黨工委第一時間召開了城市社區指導員座談會,統一“改非”干部思想認識,引導他們調整心態、轉換角色,在基層奮發作為。
把老同志選派到城市社區擔任指導員后,如何管理也是個大難題。為此,思南縣堅持縣委組織部統籌、街道黨工委主管、派出單位協管的原則,把城市社區指導員管理工作納入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內容、街道黨工委書記抓黨建述職內容以及派出單位綜合考核內容,進一步扣緊責任鏈條,形成立體式管理。
“選了就要管好用好,不給他們留后顧之憂。城市社區指導員在駐社區期間實行全脫產,保留原單位編制、職務、職級,工齡連續計算,享受在職人員同等權利,全面實行組織關系、管理權限和考核權限‘三個劃轉’。”思南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社區指導員參與小區環境美化。喻嬌嬌 供圖
為進一步加強管理,明確街道主要領導每月召集城市社區指導員召開工作調度會,集中聽取1次工作情況匯報;選派單位每年組織城市社區指導員參加1次健康體檢并建立檔案,主要領導每半年到城市社區至少開展1次調研指導,及時幫助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同時,推動派出單位與社區開展結對共建工作,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把城市社區指導員作用發揮不斷擴大。此外,縣紀委縣監委、縣委組織部會同相關單位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并書面通報相關情況。
嚴格考核 激發干事活力
考核是“指揮棒”,是推動工作的“加速器”。思南縣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實績和群眾公認的考核原則,采取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定期對“改非”干部進行全方位客觀、公正考評,確保在任期間工作有力、質效明顯。
“城市社區指導員報到之后,要按照組織定、社區定、個人定的‘三定’方式,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我們街道黨工委每季度會對城市社區指導員到崗到位履職情況、階段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督促檢查,督查結果定期報送縣委組織部備案。”雙塘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鄒圣珍說。
思南科級非領導職級(等級)干部在城市社區擔任指導員后,入戶了解群眾需求。 喻嬌嬌 供圖
據介紹,在城市社區擔任指導員半年以上的,由縣委組織部會同街道黨工委開展年終考核,重點圍繞集體經濟建設、社區治理、“四新四化”等重點工作,按照日常考核占50%、年終考核占50%的權重,綜合評定城市社區指導員年度考核結果,并反饋派出單位。
考核工作堅持能上能下原則,對任期表現突出、考核優秀的在評先推優、職級(等級)晉升等方面優先考慮,對任期表現欠佳、直接影響全縣城市社區建設或連續兩年年度考核為不合格等次的,職級(等級)下降一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堅
編輯 安通
二審 孫蕙
三審 楊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