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7日,由民建中央、工業和信息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年中國天津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在天津隆重舉辦。創辦至今,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已成功舉辦了17屆,參會總人數達到2萬余人次,達成項目簽約金額總計7465.75億元,在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擴大區域交流合作、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論壇以“創新驅動、合作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高度契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聚焦創新、合作等新時代特色,深入探討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探索加快發展的方法途徑,宣傳投資興業的優質項目,邀請了全國政協、民建中央、省市領導等國內政要以及高校知名專家學者、知名領軍企業掌門人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精英參加。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大城市群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當前,天津已經進入在新起點上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重要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力發展服務業、實施萬企轉型升級行動等為民營經濟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
作為國內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的踐行者,浙江省重點培養電商平臺順聯動力創始人郭洪安受邀參加本次論壇。在活動現場,郭洪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并就“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有什么機遇和挑戰?”和“如何理解民營經濟的發展信心與愿景?”等問題給出自身見解。
郭洪安表示,民營企業的自身挑戰在于能否與時俱進、提檔升級。不斷創新的挑戰;產品科技含量升級的挑戰;綠色環保、健康生態的挑戰;大數據互聯網經濟的挑戰;人工智能、自動化的挑戰;更新轉型升級發展理念的挑戰。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下,廣大民營企業家應修煉好企業內功,應對挑戰,努力抓住難得機遇,同時不斷提高化挑戰為機遇的能力,爭取把企業做強做優。
緊跟政策引導,抓住“雙創”時代機遇。近年來,郭洪安帶領著順聯動力堅持不懈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為消費者與商家、企業之間搭建數字化銷售平臺。順聯動力在助農惠農、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次被新華社、央視欄目等媒體報道,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去年受疫情影響,順聯動力用直播+社交+電商這種安全的方式,打通鏈路,助力中小企業去庫存、擴銷路。除此之外,平臺還開啟了“特殊時期滯銷農產品幫扶”行動,多項助農新措施并行,快速打開因“疫”滯銷的農特產品的銷路,為優質農產品的“上線進城”開拓新路徑。作為入選“2020網絡扶貧典型案例”、“2020年雙循環優秀浙商案例”平臺企業代表,順聯動力給予其他民營企業更多經驗借鑒。
郭洪安介紹,今年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在國家“雙循環”戰略的引導下,我們以國內市場作為主要驅動力,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加速引入更多國外優質供應鏈,滿足平臺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的購物需求,讓企業發展與區域發展、國家富強同頻共振。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民營企業的路子會越走越寬,民營企業的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將獲得更多更好的保障和支持。郭洪安最后說到,通過本次論壇,順聯動力將在京津冀區域尋求更多合作機會,著重在農產品產銷對接、跨境電商及電商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對接項目。用行動樹立好平臺企業的嶄新形象,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貢獻一份新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