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成就大業。8月18日,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惠州賽區)暨惠州市第五屆“天鵝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圓滿落幕。本次大賽首次在“云”端進行,114家創業團隊“云”上競逐,一較高下,獲獎企業將有機會逐級晉級,直至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行業賽總決賽。
首次“云端”比拼
本次大賽由惠州市科學技術局主辦,惠州市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惠州仲愷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旨在進一步提高本地創新創業水平,緊密加強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創新科技項目評價方式,大力弘揚創新創業文化,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推動惠州經濟持續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評委們線上評審
據惠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劉毅介紹,自大賽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吸引267家企業報名,報名企業數量較去年增長近兩成。參賽企業均具備一定的行業技術基礎與實戰經驗,初創團隊也在“雙創”時代浪潮下銳意創新,產品不斷更新迭代。
經大賽組委會評審,最終共有114家企業成功晉級決賽。從細分領域來看,入圍項目皆展現出高質量與高專業度的特點,項目行業領域分布廣,包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與往屆不同的是,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大賽舉辦工作,今年大賽創新組織形式,采用“零接觸”云比拼的形式,參賽選手與評委全程視頻交流。
本次決賽分兩個賽道進行,分別為初創企業組和成長企業組,比賽按照線上視頻路演、在線答辯、評委打分的賽制進行,每位選手線上路演展示8分鐘,評委集中提問點評7分鐘。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評審團的青睞,線上,各家企業輪番上陣,通過展示項目路演PPT,向評審團重點講解自己的項目成果,展現他們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行業方面的創新、探索;來自省內知名的創投、技術等領域的評審專家則根據選手的項目路演情況進行點評、打分,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意見,參賽選手表示受益匪淺,為項目的后期改進和發展明確了方向。
打出扶持“組合拳”助力企業發展
決賽后,初創企業組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勝獎若干;成長企業組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勝獎若干。
比賽主辦方對參賽企業盡職調查后,將正式公布獲獎名單,獲得一、二、三等獎的企業可分別獲得10萬元、5萬元、2萬元獎金支持,還有機會代表惠州參加“珠江天使杯”(省賽)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賽),可獲得更高的獎金!
除豐厚的獎金外,本次大賽還打出扶持“組合拳”,參賽企業可獲得政策指引、媒體宣傳、金融服務、投融資路演、招商落地、產業對接等多元化服務。
如大賽合作銀行將擇優給予部分企業貸款授信支持,部分企業有機會推薦給大賽合作投資基金和創投機構。對于眾創空間、孵化器內創業團隊、在孵企業的首次創業投資失敗項目,投資基金、創投機構和金融機構可以享受不超過100萬元的風險補償;
鼓勵成立時間不滿2年的初創企業入駐孵化器,在孵企業除了能夠享受孵化器增值孵化服務外,其對市、縣財政貢獻(對比入孵前)增量的25%獎勵給孵化器運營主體,25%獎勵給在孵企業用于科技創新;
對獲得一等獎的參賽企業給予新四板掛牌補貼(每家補助2萬元),獲得其他獎項及優勝獎的企業均可免費在新四板上進行展示等。
激發我市創新創業活力
大眾創業如潮涌,萬眾創新正當時。近年來,我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惠州市“天鵝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激發了全民創新創業精神,集聚創業資源,吸納了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氛圍。
借“創賽”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據悉,惠州已連續5年舉辦“天鵝杯”大賽,吸引了900余家科技企業參加。一場場比賽為眾多參賽選手搭建了資源共享平臺,也提供了創新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平臺。選手們在這里互相交流學習,積極對接市場、政策、資本和創業伙伴,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
大賽連續多年的成功舉辦,使一批批優秀創新項目被成功挖掘,一批批優秀創業項目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既豐富了全市科技項目儲備庫,激發了全市創新創業活力,也增強了我市科技創新驅動力,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積累了內生動力。
我市通過舉辦大賽,實現了科技創新領域技術、人才市場與資金的有效融通,形成了創新創業的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業態,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為推動我市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