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數據作為戰略性資源的價值與地位不言而喻。自2014年發展大數據產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幾乎每年都有相關文件發布或出臺,從頂層設計與統籌協調等高度推動大數據發展與應用。至2020年,數據正式被納入生產要素范圍,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并列,并明確指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促使數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緊跟國家戰略步伐,積極推動數據共享和開放、挖掘大數據價值已成為多地政府、企業數字化項目的標配。政府需摸清數據家底,做好治理與管理,助推政務數字化轉型;企業需變數據為可控可認的資產,避免流失或保值增值;而日益常態化的數據流通,尤其是跨境流通,更需要權威的評估來維護安全。因此,數據資產評估成為了首要且必要的環節。
國信優易作為國家大數據戰略的積極響應者,成立之初就聚焦數據資產評估領域,并始終將其作為重點業務之一,經過多年的創新研究與落地實踐,獲得了豐富的成果與經驗。不僅作為牽頭單位參與制定《信息技術服務數據資產 管理要求》和《信息技術 大數據 數據資產評估》兩項國家標準,還依托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構建數據資產評估產品體系,將數據質量評估、數據價值評估、數據資產認證三大核心功能切實落地,有效推動數據要素的共享、流通與應用。
國信優易數據資產評估平臺
聯合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成立全國首個官方授權的數據資產評估中心;深度參建北京數據交易平臺,全力保障其在服貿會期間準時上線等等,國信優易的評估能力與技術實力已經過多地實踐檢驗,口碑上佳。
此外,國信優易同樣注重數據資產評估生態體系建設,推動行業良性運作,引領創新探索。就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國信優易成功舉辦了“數據要素與數據資產化”創新研討會,邀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以及地方大數據相關部門領導、行業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據要素價值挖掘與數據資產化創新發展的實施路徑。
本次研討會收獲頗豐,各位代表圍繞數據要素資產化主題暢所欲言,既有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孫院長在國家標準層面的指導與建議,也有地方大數據相關部門與企業代表分享的實踐案例。大家高度認同數據要素的價值潛力與數據資產評估的重要意義,并表示愿意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構建試點,創新實踐,驅動數據要素為各地數字化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 孫文龍
國信優易數據股份有限公司CEO 王亞松(左一)
對于大數據從業者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國家政策積極推動,數字技術日臻成熟,多方主體熱衷實踐,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氛圍下,國信優易將牢記初心使命,向上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向下與多地政企精誠合作,共建試點,共創成果,探索數據資產評估創新模式,推動數據價值進一步釋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