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實習生 張琦
16日,記者從青海省湟源縣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湟源縣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業種植結構得到調整優化,夏秋季露地特色蔬菜生產快速發展,2023年總面積達到35000畝。其中荷蘭豆、豌豆尖等鮮食豌豆種植面積達到3300畝,表現出了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有望發展成為縣域主導產業,帶動一系列喜冷涼蔬菜聯動發展、集群發展。
湟源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海拔高且落差大,農作物種植區分布在海拔2470—3200米區間,夏秋季天氣涼爽,白天溫度一般保持在15℃—25℃之間,是發展喜冷涼蔬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的理想產地。生產的夏菜具有品質好、產量高、口味佳等優點,產品優勢顯著。
在青海省科技特派員以及本地農技專家、專業合作社的持續共同努力下,湟源縣找到了適合本地的生產經營模式,建立起了一批種植海拔不同、技術模式不同、種植規模不同、上市時間不同、目標市場不同的訂單農業種植基地。全縣已經建立起多處“規模小、產品精、效益高、前景好”的精品特色農業基地,形成“多點開花、相對集中、能人帶動、消除貧困”的農業創業格局。
以鮮食豌豆為代表的夏菜種植在湟源縣經歷了基地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成長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原特色優勢產業,創造了比較可觀的社會財富,直接帶動群眾增收。在耕種條件較差的土地上,涌現出了一批“萬元田”“5000元田”,其中荷蘭豆被當地群眾稱為“搖錢樹”“金豆豆”,每畝經濟效益比當地的傳統種植提高了10倍至20倍,直接帶動20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
湟源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