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洪恒飛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工作人員身著制服,頭戴AR眼鏡,快速掌握環境信息,舉手投足游刃有余。這一常見于科幻電影的場景,在工業生產環境中已然成為現實。
“對比很多其他行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水平發展相當快。技術溢出的部分需要流向實體經濟,幫助提升效率。”近日,杭州靈伴科技聯合創始人向文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把握工業元宇宙發展機遇,讓工人享受技術紅利或許是一個著力點。
工業元宇宙應用場景一覽。受訪者供圖
去年8月在京舉行的世界元宇宙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曾表示,工業元宇宙是元宇宙在工業領域的落地與拓展,是新型工業數字空間、新型工業智慧互聯網系統、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型載體。
今年2月出臺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到,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機制,發揮“綠燈”投資案例引導作用,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
“需要正視,像元宇宙、ChatGPT在火熱一陣之后,熱度會慢慢下降。數字技術真正體現價值,應該是在深入具體行業之后。”杭州靈伴科技產研負責人認為,但首先要敬畏這個行業,要敬畏每一個工人操作的流程,以及他積累的經驗。“先學會,再融合,而不是想當然。”
向文杰介紹,公司通過自研操作系統YodaOS,構建5G+AR+AI元宇宙全棧生態體系,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系列解決方案已在發電電網、油氣化工、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廣泛應用。比如,通過AR眼鏡+遠程協助平臺,協助解決大型設備檢修難點,以及傳統檢修人員需熟記以及攜帶厚重的檢修手冊導致效率低下等問題。
“設備巡檢、裝卸作業、兩票管理、知識圖譜、智能識別、遠程驗收、應急安全管理……工業元宇宙能涉足的場景非常多,業內人士需要大膽嘗試,關鍵還是在應用場景。”杭州靈伴科技解決方案總經理張兵表示,在熟悉工人操作流程的前提下,打通數字技術與實際工況之間的堵點,讓更多工人通過場景使用相關技術,穿戴式智能終端等產品的產業量級自然也水漲船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