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這段時間,針對我國經濟運行相關數據,社會上關于中國經濟復蘇乏力的觀點有所抬頭。
“從國內外發展情況看,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一些領域出現暫時性波動是正常的。”在16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6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回應,整體上看,經濟運行保持恢復態勢。
她強調,長遠來看,經濟向好趨勢依然穩固。盡管當前市場需求有所不足、內生動力有待增強,但這些壓力和挑戰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
孟瑋介紹,服務業持續回升,今年以來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始終運行在景氣臨界點以上,5月份保持在54.5%的較高水平;前5個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1%。熱點消費較快增長,5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9%,餐飲、旅游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消費明顯改善,消費對經濟恢復發展的拉動作用有望進一步凸顯。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延續良好態勢。”孟瑋提到,1-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5萬輛、294萬輛,同比增長45.1%、46.8%;出口45.7萬輛,增長1.6倍。
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孟瑋透露,1-5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70個,總投資6672億元,主要集中在高技術、能源、交通等行業。其中,5月份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4個,總投資2888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等行業。
據統計,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其中制造業、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6.0%、7.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8%。
針對經濟運行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孟瑋回應,下一步將重點從多個方面發力。其中包括,抓緊制定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持續改善消費環境,穩定汽車消費,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此外,還將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推動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