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呂靈芝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矸石山生態公園鳥雀翔集,當治理后的污水池魚翔淺底,當井下瓦斯點亮城市虹霓……曾經因粗放發展欠下生態賬的煤炭大省山西正在不斷提升煤炭增產保供的“含綠量”。
初夏時節,行走在山西焦煤集團所屬礦區,這里草木蔓發、滿眼青綠。作為全國最大的煉焦煤企業,山西焦煤集團近年來始終把生態環保工作融合貫穿到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全過程。在創新技術實施綠色開采、加大節能減排和生態修復等舉措下,實現了降碳增產增綠。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馬蘭礦嵐岫公園一角。呂靈芝?攝
讓矸石吐“綠”
“這有鳥窩和小鳥!”6月初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馬蘭礦嵐岫公園,循著聲音可以看到6只黃鸝雛鳥在巢中爭相“求喂”,萌態十足。
“現在的嵐岫公園,就是昔日灰蒙蒙、光禿禿的馬蘭礦矸石山。”山西焦煤集團馬蘭礦環保健康中心黨支部書記王靜說,從這座矸石山分層碾壓、黃土覆蓋治理階段,到嵐岫公園建設規劃實施,她都參與其間,見證了這座矸石山的“前世”和“今生”。
“這兒樹木花草一天比一天茂盛了,矸石山也由灰色升級成綠色、彩色,在這定居的鳥兒就有好幾十種。”王靜說。
事實上,不僅馬蘭礦矸石山“綠”了,山西焦煤所屬的呂臨能化公司利用千余米封閉式傳送帶將矸石直運山頂,經過治理的矸石山滿眼蓊郁、果蔬飄香;山煤國際河曲露天煤業治理矸石復墾農田6395畝還給了村民……幾幀鏡頭,回放著山西焦煤治矸山成果。
山西焦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煤矸石處置始終困擾和制約著煤炭企業發展。近年來,山西焦煤在矸石治理和利用方面頻出硬招實招,持續接力整治。
一方面,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場指導,加強與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針對“零碳礦山”建設模式等開展研究。另一方面,還持續加大投入進行矸石治理和利用。數據顯示,2020-2022年底,山西焦煤集團累計在矸石治理方面投入資金5億余元。
以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東曲礦為例,該礦成功建成了矸石回填系統,每年回填矸石50萬噸,完美實現了產矸不見矸、矸石回井下的礦山良性生態循環。
“目前,山西焦煤在9座礦井開展不同形式的充填開采,并通過修路筑路、土地復墾等方式,實現了煤矸石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利用。另有56座歷史遺留矸石場專項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一座座矸石山換上了彩裝。”山西焦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馬蘭礦嵐岫公園一角。呂靈芝?攝
讓污水澄碧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山西焦煤集團制定了一系列對標一流創建標準化污水廠行動方案,通過礦井保水開采、地面污水處理等措施,不斷加大護水治水力度。
遠眺一方池塘四周煙柳環繞,近看鵝鴨成群戲?、錦鯉鯉魚水中暢游……6月14日,河曲露天煤業礦區的情景吸引了記者目光。
“這個池塘里的水是礦區生活用水和礦區雨水處理后匯集起來的,去年池里養的鯉魚大個頭的足有10斤,都陸續供職工食堂加餐啦。”河曲露天煤業經理、礦長馮敏介紹目前礦區已建成3個污水處理站,礦區的2046畝的花木綠植澆灌和51輛灑水車等,用的都是科學處理凈化后的污水,真正實現了礦井水零排放。
數據顯示,目前山西焦煤已建成110個標準化污水廠,今年一季度,化學需氧量、氨氮同比分別下降46.85%、50.78%。礦井水綜合利用率同比提升14%。
除地面治理污水之外,山西焦煤還在煤礦保水開采方面成功破題。
6月10日,霍州煤電汾源煤業工業廣場西側平臺處,一臺大型機器正高速運轉。“這是二采區地面控壓開采區域治理注漿站。”該礦副總工程師王李紅介紹,目前汾源煤業隔水層較薄的帶壓區域,須采用采動覆/伏巖阻水能力評價技術、隔水巖層原位修復及含(透)水層改性再造技術等技術實施保水開采,才能確保地下水系完好無損。目前,運用這個管用的方法已成功開采了4個工作面、450萬噸優質煤炭。
除此以外,近年來山西焦煤還持續推進“互聯網+”系統建設,搭建能源云安全環保信息平臺,將所屬企業環保信息全部上網、上云,對所有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實時監控和動態預警,使該平臺真正實現了“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山西焦煤集團山煤國際河曲露天煤業處理后污水形成的池塘一角。呂靈芝?攝
讓碳指標降低
保護生態,福及千秋。早在2021年,山西焦煤就成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和路徑,明確了八大降碳行動,通過對燃煤電廠實施“三改聯動”、焦化廠干熄焦改造等有效途徑,促進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2022年,山西焦煤供電煤耗同比下降5.34%,集團所屬燃煤電廠實現了“碳盈余”。
在山西焦煤華晉焦煤電力分公司,36臺瓦斯發電機組一排排整齊劃一,這些機組可將華晉焦煤旗下高瓦斯礦井沙曲一礦、沙曲二礦井下抽采的瓦斯實現有效利用,基本實現瓦斯無排放、無污染。2022年該公司共利用瓦斯1.11億立方米、發電3.25億千瓦時,約30%電量供沙曲礦區使用,其余電量全部并入國家電網,利用瓦斯氣體減排二氧化碳當量180萬噸,代替標準煤12.8萬噸。
山西焦煤華晉焦煤電力分公司二期高濃瓦斯發電機組。王超 攝
“利用發電機組尾氣余熱,淘汰了礦區全部燃煤鍋爐,目前已形成‘煤—氣—電—熱’綜合利用產業鏈。”該公司經理胡建榮說,真正將瓦斯變成了清潔能源,點亮了城市燈火、暖熱了礦區的炕,為同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瓦斯、余熱利用模式和方案。
除此以外,山西焦煤還聚焦資源循環利用,以煤礦瓦斯、礦井水、煤矸石等煤炭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健全采前采中采后全鏈條、井上井下聯合立體瓦斯抽采模式和梯級利用模式。目前,共建成瓦斯抽采泵站58座、瓦斯發電廠22座,裝機容量156.9兆瓦,年發電量6.9億千瓦時,年利用瓦斯量24000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37萬噸/年。
“生態保護關乎國家發展,作為全國最大的煉焦煤企業山西焦煤將不斷努力降‘碳’增‘綠’,為山西高質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山西焦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