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唐安妮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5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造船”)單日完成四大生產節點——2艘7000標準箱(TEU)集裝箱船開工、1艘7000TEU集裝箱船出塢、1艘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交付。至此,該公司今年累計交船10艘/189.8萬載重噸,分別為年度計劃的53%和74%。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外高橋造船供圖
據悉,今年已交付的10艘船中,70%為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基本實現了該公司制定的綠色升級轉型戰略目標,為持續引領環保船型研發和市場競爭夯實了基礎。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承接新船訂單21艘/205.85萬載重噸,為年度計劃的167.36%,用半年時間就超額完成全年經營指標。
對于外高橋造船來說,2023年無疑是最特殊的一年,今年是公司大型郵輪、民船、海洋工程完整交付的第一年,也是推動“郵輪引領、一體兩翼”戰略落地的決勝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企業不斷提升不同主建產品和不同生產區域的項目管理及企業管理水平,制定實施80余項重點管理工作。圍繞采購成本治理、生產成本壓縮、非剛性成本壓降三大領域,企業聚焦設計優化降本、物耗物流管理改善、內外協成本控制、生產人工成本管控、外付專項費和管理費用壓降等六大舉措,向“技術進步”要效益、向“效率提升”要效益、向“減少浪費”要效益。截至5月底,公司已完成年度降本目標近50%。
當下,綠色節能、低碳環保已成為航運業發展共識。外高橋造船自2012年開始就深入研究國際航運市場趨勢和相關規則規范,提前布局雙燃料船型研發,全力推進氨、甲醇、氫等綠色燃料船型以及智能船型的研發,并具備了獨立自主的雙燃料動力船型研發設計能力。目前,企業正持續深化主建產品的優化升級,儲備符合市場潮流趨勢的強競爭力船型,不斷強化基礎技術能力,進一步提升技術競爭力。
大型郵輪代表著一個國家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平。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于2019年在外高橋造船正式開建,三年時間里,郵輪項目團隊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減振降噪和安全返港等技術,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記者了解到,目前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工程總體進度達到90%以上,于6月初迎來出塢的重要節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