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通訊員 王興國 唐廣通 齊錦濤 科技日報記者 劉廉君
25日,由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網河北電科院)首創的火電機組空預器“靶向清灰”技術在國家電投集團石家莊良村熱電廠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工況下空預器積灰堵塞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火電機組調節能力及發電經濟環保性能大幅提高。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裝機容量不斷攀升,傳統火電機組頻繁啟停和深度調峰工況造成脫硝入口的煙氣溫度偏低,脫硝催化劑活性大為下降。為保證脫硝效果,噴氨量大幅增加,造成氨逃逸率顯著上升,逃逸的氨氣與煙氣中的三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硫酸氫銨并凝結附著在空預器換熱面,造成積灰堵塞問題,嚴重影響了火電機組調節能力和發電經濟性。
為此,國網河北電科院研發人員在長期積灰模擬實驗基礎上深入研究成灰機理,創新提出了降低積灰顆粒粘性、疏松積灰的“靶向清灰”方法,并成功研發了弱堿性緩蝕清灰劑。研發人員通過自主研制的精準加料清灰裝置,配合入爐燃料在線監控系統,輔以弱堿性緩蝕清灰劑,實現了積灰的精準預判、精準加料和有效緩蝕。
據研發人員介紹,鍋爐高效除灰技術通過探究積灰物理特性和靶向清灰方法,徹底解決了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工況下由于脫硝入口煙溫降低引起的積灰堵塞難題,提高了火電機組調節能力和靈活性的同時,大幅度降低廠用電率。經綜合測算,該項技術在燃煤火電機組投入使用后,可提高鍋爐燃燒效率1%以上,實現供電煤耗降低3克/千瓦時,每年可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萬5千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