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故宮“數字文物庫”又上新了。
5月18日,結合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主題,故宮博物院對外發布了“數字故宮”建設成果,舉辦“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落成儀式。通過技術創新與開放合作,故宮博物院深入挖掘文物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推動故宮文物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19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了線上數字文物項目“數字文物庫”。在公開186萬余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首批精選了5萬件文物高清數字影像向社會無償公布,以此增強文物數據資源開放力度,激活數字文物價值。隨著近年“數字故宮”建設步伐的加快,“數字多寶閣”“故宮名畫記”等文物展示平臺以及“故宮博物院”小程序、“每日故宮”應用程序等一系列文物數字化產品持續發力,將故宮文物搬上“云端”,實現文物數字化保護成果的開放共享。
截至目前,“數字文物庫”瀏覽量超3300萬次,是故宮博物院官網上最受公眾歡迎的數字產品。5月18日,故宮博物院向社會全新發布2萬件院藏文物高清數字影像,“數字文物庫”文物總數超過10萬件,同時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增強了文物檢索能力,以此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建設要求,進一步滿足公眾欣賞、學習、研究文物的需要,持續發揮出文物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價值。
“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項目則由故宮博物院與騰訊集團共同發起,旨在為故宮珍貴文化遺產的永續保護探索切實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基于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為故宮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的持續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2023年5月18日,實驗室正式落成,其位于故宮博物院內,總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包括“辦公區”和“影像采集工作區”兩大功能區域,現已初步具備超高清二維數字影像、三維文物數據、虛實融合視音頻采集等文物多維數據一體化采集能力。
在實體功能區外,故宮博物院與騰訊數字孿生團隊共同研發“數字孿生智慧管理平臺”,使實驗室成為一座互聯互通的智慧建筑。在數字孿生、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文物數據采集環境實現了更加精細化的管控。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實時調整,使文物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時刻受到最適宜環境參數的保護,確保文物數據的精確采集、高效加工、永續保存、靈活應用。
依托“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將進一步落實《“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要求,為文博領域提供高標準、高質量的文物數字化采集加工新技術應用示范,探索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的新形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