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李詔宇?
人間四月天,芬芳滿渝川。4月底的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迎來了一群不尋常的“客人”。它們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卻各個身懷絕技、用途多端。這群“客人”,正是各色各樣的醫學裝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5日—28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展覽會在重慶召開。大會邀請了學術專家、醫護人員、企業代表等多方人士參加,設有大型醫用設備、人工智能和醫用機器人、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等20余個展區,共展出了上萬種各類醫學裝備產品。
記者了解到,支撐這些醫學裝備研發與不斷改良、進步的重要力量之一,正是科技創新。
2023中國醫學裝備大會開幕式 活動主辦方供圖
2023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展覽會外景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李詔宇攝
科技創新助力醫學裝備研發
從看起來“高大上”的智能手術機器人,到“相貌平平”的新一代導尿管,大會上先進醫學裝備研發背后大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
此次參展的精鋒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由醫生控制臺、患者手術平臺及三維高清影像系統三部分組成,是一個有四個機械臂的“怪東西”,卻能完成胃癌、膀胱癌、結腸癌等多種復雜術式手術的操作。“研發出如此精妙的機器人,最離不開的就是科技創新!”深圳市精鋒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商務官陳宗希對記者表示。記者觀察到,國產手術機器人正在自主創新的賽道上不斷前進,科技創新正在讓智能手術機器人這顆醫療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更加閃亮!
導尿管作為引流尿液的管道,主要供給失能人士使用。一直以來,導尿管漏尿都是病人和醫護人員繞不開的一個問題。此次在大會上亮相的“開適”第三代導尿管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們的研發團隊基于生理學、解剖學等學科,深入研究了膀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設計了雙通道結構以應對漏尿難題。”成都莫瑞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東喬介紹。
上述的兩個例子,只是大會中科技創新助力醫學裝備研發的一個縮影。大會中,企業代表紛紛表示,科技創新對于醫學裝備的研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持續研發更加先進醫學裝備。
2023醫學裝備展覽會開幕式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李詔宇攝
打造更好的醫學裝備創新生態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在大會上介紹,中國醫學裝備發展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動下,近十年來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突破萬億,2022年達到1.15萬億,比上一年增長了11%左右。“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我國在醫學裝備產業方面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侯巖指出。
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徐凱看來,我國醫學裝備產業盡管發展勢頭火熱,但仍存在高端人才不足、先進技術不夠等問題。“以智能手術機器人行業為例,我國機器人手術量占總手術量的比重大約是0.5%,低于國外。”徐凱指出,“科技創新是解決醫學裝備產業面臨問題的最好抓手之一。我們應該多方攜手,為醫學裝備產業打造更好的創新生態環境。”
醫學裝備產業的創新生態應該是怎樣的?
與會專家指出,醫學裝備本就是醫學與工學的結合體。因此,這種創新生態應該是融合、多元、跨學科的,能夠促進醫工融合的。“我們應該打造融合的創新生態,更加重視和支持跨領域、跨學科的創新,加速醫學裝備的智能化、高端化的發展。”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副處長王正表示。
侯巖指出,更加先進的醫學裝備可以顯著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精準度,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治療效果。為了研發、應用更加先進的醫學裝備,科技創新不僅事有可為,而且勢在必為,堪稱是一柄鋒利的創新利劍。
“我們應該聚智聚力,促進‘產學研用’更加緊密結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在更高水平上的協同發展,營造良好的研發氛圍與創新生態。”侯巖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