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日報記者 吳月輝
3月3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對國內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了郭守敬望遠鏡(LAMOST)DR10(v1.0版本)數據集。該數據集包含光譜總數2229萬余條,是目前國際上其它巡天望遠鏡發布光譜數之和的2.9倍。郭守敬望遠鏡成為世界上首個發布光譜數突破兩千萬的巡天項目。
LAMOST(郭守敬望遠鏡)與銀河。國家天文臺供圖
此次發布的DR10數據集是郭守敬望遠鏡于2011年10月至2022年6月觀測獲取的光譜數據,其中包含5923個低分辨率觀測天區,1951個中分辨率觀測天區。發布的2229萬條光譜數據包括1181萬條低分辨率光譜,1048萬條中分辨率光譜,中、低分辨率光譜均突破千萬。此外,DR10發布數據中還包括一個約961萬組的恒星光譜參數星表。發布光譜數和恒星參數星表數量,連續十年穩居國際第一。
2009年,驗收專家們在項目驗收時曾指出郭守敬望遠鏡是中國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典范,它將使人類觀測天體光譜的數目提高一個數量級至千萬量級,使中國在該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019年,郭守敬望遠鏡成為全球首個發布光譜總數超千萬的巡天項目。四年時間,郭守敬望遠鏡獲取的光譜數量再翻一倍。如今,郭守敬望遠鏡已經獲取了兩千萬量級的光譜數據。在過去十年間,郭守敬望遠鏡開啟并引領了國際大規模光譜巡天之路,成為國際上大型光學望遠鏡的經典之作。
截至目前,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194所科研機構和大學的1385位用戶正在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數據開展研究工作,已發表高質量論文12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近兩年的科研產出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郭守敬望遠鏡年均發表論文超過200篇,其中國外天文學家發表的科學論文占40%以上,彰顯了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的國際影響力。郭守敬望遠鏡的科學產出已步入國際大型(6-10米)天文望遠鏡的先進行列。
據悉,2023年初,郭守敬望遠鏡DR8光譜數據庫已與美國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 CasJobs數據系統完成了融合,這是繼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數據中心(CDS)VizieR系統、歐洲空間局ESASky平臺、德國虛擬天文臺(GAVO)后,郭守敬望遠鏡光譜數據庫又一次與國際頂級科學數據平臺的合作,此舉將顯著拓寬郭守敬望遠鏡數據使用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升郭守敬望遠鏡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郭守敬望遠鏡第二期光譜巡天任務將于2023年6月結束,第三期光譜巡天計劃于2023年9月開啟。新征程,新目標,奮楫再出發。LAMOST將繼續守望星空,記錄和見證我國第一個天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