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今年2月27日-3月5日是第二屆國際“帶狀皰疹關注周”。日前,由健康報主辦,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基層衛生服務平臺支持的2023國際“帶狀皰疹關注周”媒體會舉辦。本次會議以“帶狀皰疹潛伏身邊,關注風險積極預防”為主題,會上政協委員以及相關專家呼吁:50歲以上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罹患帶狀皰疹風險顯著增加,關注誘因、管理基礎疾病、積極行動預防,是遠離帶狀皰疹,從“長壽”到“康壽”的明智之舉。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教授表示:“我國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種慢病共存、免疫力降低等問題,是帶狀皰疹的易感人群,需要多角度多層次的提高中老年人疾病及疾病預防的意識。因此,在對公眾進行帶狀皰疹疾病教育的基礎上,我們要針對帶狀皰疹疾病進行‘個性化預防’的深入科普,‘個性化預防’未來會成為提高中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健康中國的關鍵一環。當然,我們還應該在基層社區衛生醫院,強化全科醫學隊伍建設,加強慢性病的管理,為中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全程管理和預防服務,更好地推動健康中國‘以治病為中心’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觀的轉變及落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教授、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杜雪平教授提醒:“帶狀皰疹離我們很近,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尤其是有基礎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帶狀皰疹。”
杜雪平建議:“常在社區醫院進行慢性病管理的人群,可向自己的家庭醫生咨詢自身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積極通過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方式的調節,注射疫苗進行提前預防。同時,發生帶狀皰疹后也要盡快咨詢自己的家庭簽約醫生,獲得盡早治療。”
“皮膚病有2000多種,帶狀皰疹是其中最疼的疾病之一。對于某些患者而言,帶狀皰疹的疼痛更甚于分娩。尤其是50歲以后,隨著年齡增長,帶狀皰疹的發病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帶狀皰疹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教授說道,“近期看,年后皮膚科門診帶狀皰疹病例數量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可能與老年人群慢病負擔加重、年后工作節奏加快、外出旅游勞累導致的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相關。”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唐帥教授表示:“疼痛是影響帶狀皰疹患者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會侵害、損傷人體神經,導致陣發性或持續性劇痛,疼痛如灼燒、電擊、刀割、針刺、撕裂般,最高可達十級痛感,可能更甚于分娩陣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老年人或女性有前驅痛的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顯著增高。協和帶狀皰疹多學科全病程管理團隊突破學科壁壘,通過健康科普、義診、轉診、會診等形式,為公眾提供從預防到診斷,再從治療到康復的健康服務。”
崔勇強調:“一旦發現有帶狀皰疹一定要在黃金時間3天內就診。應盡快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帶狀皰疹恢復得越快,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率越低。此外要注意,帶狀皰疹不是患過后就會終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同樣可能復發。現今帶狀皰疹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干預進行提前預防,如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調整心情、睡眠充足的生活習慣等。同時,接種疫苗是特異性預防帶狀皰疹的一種措施。”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華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步入長壽時代,預計到2050年,80歲以上老人數量將翻兩番,同時,老年帶病生存現象較為普遍。健康老齡化,不僅要延長生命的長度,更重要的是提高生命的質量,減少老年人因身體衰老帶來的各種疾病。帶狀皰疹作為中老年人常見感染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著中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質量,提高帶狀皰疹等疾病的危害認知,積極行動預防,能夠幫助中老年人盡早步入康壽生活。”
(健康報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