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蘇菁菁
“我們的展廳設計為‘無限’字形,看起來像是一個‘8’,傳達的是相互融合,機遇無限的理念。”創健醫療首席技術官李海航說。這個設計獨特的展廳是資生堂的“資創館”,位于進博會首次設立的“展商變投資商”專區,用于展示資生堂最新的創新及投資成果。“創健醫療是資生堂資悅基金的首筆投資項目,也是我們從參展商變投資商的重要案例。”資生堂中國研發戰略高級經理黃祝杰說。
(相關資料圖)
今年進博會新設的“展商變投資商”專區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有許多全球知名企業參展。從美妝日化到家具電器,再到醫療健康,各類企業都在此講述自己在華的投資故事。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是中國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持續對外開放的最好體現,充分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大國姿態。”資生堂中國CEO藤原憲太郎說,“我們也將充分利用資生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總部的優勢地位,不斷加碼在中國的投資,推動中國成為全球美妝創新策源地。”
一片“四葉草”,一展匯全球。從參展商到投資商,從投資商到合伙人,進博會上企業角色的轉變,不僅展現著進博“金鑰匙”的魅力,也折射出中國的變化。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五周年專家研討會上表示,自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我國通過開放促進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改善營商環境取得了很大成效。
2019年2月28日,卡赫中國總部正式落戶江蘇省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0年12月16日,卡赫在江蘇南通與高達科技、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共同簽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聚力打造全球最高標準的研發生產制造基地。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告訴記者,吸引卡赫不斷將更多資源向中國傾斜的原因,不僅有中國廣闊的消費市場,還有中國完備的產業鏈。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中國是全世界供應鏈制造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全世界很大比例醫藥相關的原材料都是中國制造。阿斯利康之所以頻繁在中國制造業投資,也是看重中國在疫情常態化下的供應鏈保障。”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說。
在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上,阿斯利康首次宣布中國區域總部建設的構想,并將阿斯利康上海研發平臺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國中心。今天,阿斯利康已形成“上海為中國總部,北京、杭州、成都、廣州、無錫、青島為六大區域總部”的全新在華布局。“目前,我們在華研發管線已有150多個在研項目,其中近90%實現與全球同步研發。”王磊說。
王磊告訴記者,今年進博會,阿斯利康將持續加碼投資,深化在華發展布局。進博會首日,阿斯利康宣布與山東青島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合作,將在青島高新區建立吸入氣霧劑工廠,同時支持青島打造全國領先的罕見病診療創新高地,設立青島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及青島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同日,阿斯利康還宣布在泰州全球供應基地增資1.8億元,用于建設安達唐生產線,供應中國及海外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指出,進博會的連續成功舉辦,折射出世界貿易格局,甚至是世界經濟格局重塑的新進程;折射出中國引領新一輪全球化浪潮的新開端;折射出新階段全球文明互鑒的新窗口。
“五年來,進博會持續發揮著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窗口作用,我們也更真切地體會到了中國市場所蘊含的巨大空間和增長潛力。”丹納赫全球副總裁彭陽說。
第五屆進博會開幕當天,丹納赫集團旗下生物科技公司思拓凡(Cytiva)宣布在華增資6000萬元人民幣打造中國科創中心,增資后的思拓凡中國科創中心總投入近1億元人民幣。此外,丹納赫集團旗下公司頗爾也將在中國投資7000萬人民幣,以進一步拓展北京工廠的半導體產品品類和產能。
“相信中國大市場必將逐漸開放為全球發展的大機遇。在此機遇下,丹納赫將堅定加碼對中國的投資,持續夯實在中國本土研發、生產、銷售、創新的基礎與實力,更大力度地進行本土產業鏈投資和建設。丹納赫也將力爭成長為中國醫藥行業的賦能者,攜手政企產學研多方合作伙伴,加速大健康產業升級。”彭陽說。
關鍵詞: 外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