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韓榮
可以像人一樣通過自主學習持續提升能力,自主決策、自主執行……近日,中國寶武太鋼集團(以下簡稱“太鋼集團”)廢鋼智能驗質項目進入功能調試階段,之后將進行智能模擬學習“提智”,今年底投入運行。屆時,太鋼集團廢鋼等級判定可以杜絕人為不可控因素,廢鋼驗質的科學性、準確性和透明性將大幅提高。
長期以來,面對來源不統一、等級分類多、輕重料價格差異大等外部廢鋼資源市場,依靠人工目測、卡尺測量、人員經驗的廢鋼等級判定方式弊端明顯,廢鋼質量問題經常影響到煉鋼工序的時間把控、操作安全和經濟效益。太鋼集團加工廠嘗試過多種方法,但一直無法解決多料型混裝、摻和非金屬雜質及密閉容器等廢鋼質量問題。
經過廣泛調研、選型、立項,今年4月,太鋼集團廢鋼智能驗質系統進入建設階段。該系統像人一樣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可以結合煉鋼實際需求,在廢鋼卸車過程中進行自動智能判級、智能扣雜、超長件及密閉件報警等。目前,廢鋼料場7個點位的硬件設備已安裝完畢,正處于收集廢鋼照片的學習記憶階段。隨著海量照片的學習識別,系統將通過圖片數據比對不斷優化記憶,利用網絡數據激活廢鋼判級“神經”,根據記憶圖片不斷優化數據計算及判級智能。該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后,可實現廢鋼驗質過程無人化、異常報警、廢鋼等級的智能識別、自動判定、自動計算扣雜、判定結果自動上傳和驗質數據的自動分析,徹底改變傳統廢鋼人工驗判模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