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唐芳
地處古城西安,西北大學在120年辦學歷程中,淬煉出以“公誠勤樸”校訓為精神文化根基,以“艱苦創業 自強不息”西大精神,“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重任”辦學理念,“團結 進取 民主 奉獻”校風和“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學風為支撐的大學精神文化體系。
(資料圖片)
根基厚重、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西北大學精神文化體系,激越著這所百年老校扎根西北、放眼世界,始終堅定地走在重大理論創新和世界科技前沿,始終保持著旺盛生命力、厚重創造力和強大凝聚力。
辦好重要典禮:強化大學精神溫度
1902年,從陜西大學堂應運而生到西北大學艱難創辦,從西北聯大聯輝合耀,到國立西北大學涅槃重生,從解放戰爭的烈火淬煉到新中國激越鍛礪,從改革開放的奮發圖強到新世紀的追趕超越,1938年凝練的“公誠勤樸”校訓引領一代代西大人堅守興學報國理想,鍛造了特有的精神文化。
西北大學把校慶作為每年的常態工作,用莊重儀式再現大學精神價值光輝,不斷激發師生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新生開學典禮、新教工入職典禮、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上,用多樣手法呈現一代代師生恪守精神傳統、實現人生價值的先進事跡。
“記住公誠勤樸”“做響當當的西大人”“母校精神伴你前行”等響亮語句,承載著學校的風骨與氣韻;全場齊唱校歌“漢唐勝地,西北上庠,風雨設帳歷滄桑,公誠勤樸傳薪火,團結民主弦歌昂”,大學精神如一掬清泉潤澤師生心田,成為一生眷戀的力量源泉。
講好學風故事:詮釋大學精神厚度
講好學風故事和當代西大人故事,展現生生不息的精神光芒。西北大學建設的校史館,成為學生親近大學精神的重要課堂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學校每年舉辦講解大賽,引導師生不斷升華精神境界。
不僅如此,該校組織撰寫了《圖說西北大學115年歷史》《學府流年》《紫藤園夜話》等故事書籍,拍攝《西序春秋 弦歌百年》等專題片,以人物為主體,口述校史故事,生動闡釋學校精神傳統。策劃了“抗戰中的西大”“新村里的大師”等系列故事,制作了《公誠勤樸——我的西大故事》紀錄片,出版了全面反映支教團扎根富平成長經歷的紀實文學《石川河畔的別樣青春》,并定期開展優秀師生事跡報告會和展播,用生動具體的故事,演繹學風故事價值內涵。
用好先進典型:鑄筑大學精神高度
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楊拯陸、知識分子的楷模羅健夫、舍己救人的烈士郭峰、把一切獻給祖國科教事業的時代先鋒侯伯宇、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等組成的學校師生先進典型群,共同體現著學校精神、學風故事的價值高度。
利用自身獨特的學風傳承資源,西北大學開展了“向西大先賢致敬”系列活動。通過建立先進事跡展覽館,拍攝相關紀錄片、電影,排演《英雄如歌》等文藝節目,持續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除此之外,設立表彰杰出校友和優秀畢業生的最高獎項“玉蘭獎”和“紫藤獎”,評選“最西大學子”等身邊榜樣,在公共區域展示學術大家、著名學者、杰出校友的鮮活事例,將大學精神具象為可感知、可學習的感人事跡。
西大人主動選擇在艱苦條件下實現人生夢想,“基礎扎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綜合素質高、發展后勁足”成為西大人最顯著的特點。
近年來,西北大學涌現出了全國重大先進典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勞動模范、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等優秀群體,與此同時,全國優秀志愿者、建功立業先進典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鏡頭中的最美支教團等青春榜樣,帶動著更多西大學子在學風傳承中體悟大學精神、提升精神意志、礪煉能力才干。
關鍵詞: 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