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10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發布2022年第三批團體標準。由湘投集團湖南金天鋁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起草的《電動乘用車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性能要求及測試方式》團體標準正式公開。據悉,這是全球首個汽車用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團體標準,填補了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在電動乘用車領域的技術及標準空白。它的發布,有望助力我國電動汽車輕量化材料的更新迭代,促進鋁基制動盤的商業化應用。
隨著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材料輕量化成為必然趨勢。在電動汽車領域,以鋁基制動盤替代鑄鐵制動盤,是其輕量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來自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電動汽車輪上部件每減重1公斤,每百公里可降低能耗0.04千瓦時。一輛電動汽車采用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可整車減重約15公斤,為500公里續航里程的電動車有望減少約3千瓦時的電池裝載量,從而降低整車成本約可達 1000 元。以此計算,100萬輛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車,每年有望在原有二氧化碳減排基礎上,再減少約12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基于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于去年1月批準啟動《電動乘用車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性能要求及測試方式》團體標準的立項。
近年來,金天鋁業聚焦高端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輕量化研究,自主創新突破多項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成功開發出了120千米時速軌道交通車輛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和新能源汽車用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積累了相關細分領域的技術、數據和經驗。此次,金天鋁業與廣汽集團牽頭,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吉利研究院、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等8家國內知名研發機構和整車廠商,以及21家行業知名制動系統廠商、摩擦片生產廠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高等院校,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小組,最終完成了這一標準的制定,標準包含11個主要部分,從材料要求、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性能要求、外觀要求、無損檢測要求、禁用物質要求、試驗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對電動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作出了明確規定。
據悉,今年上半年,湘投金天鋁業自主研發的電動乘用車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已成功通過了AMS、高負載、熱裂紋等10余項臺架測試,搭載于某車型完成40余天路試,總里程超10000公里。這也是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在國內首次通過實車路試。各項數據結果證明了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的整體制動性能的優良性。相關數據為團體標準編制積累了大量數據。
關鍵詞: 復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