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楊宇航
秋日的亞東縣龐達村依然綠意盎然。走進村莊,道路整潔、屋舍儼然,一座座裝配式結構的二層藏式小樓交錯分布,水電路訊網實現全覆蓋,每一戶屋頂都迎風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一座欣欣向榮的邊境小康村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顯得生氣十足。
10月4日,對于亞東縣堆納鄉曲麥村的12戶57名群眾來說,是一個喜慶和難忘的日子。當天上午,一輛輛滿載家具家電的皮卡、貨車從海拔4300米的卓木拉日雪山腳下逐漸開往海拔不足2000米位于原始森林的龐達村搬遷集中安置點,他們即將住進新房,龐達邊境小康示范村將再次迎來新一批村民喜遷新居。
圖為上海援建亞東縣邊境小康村示范項目龐達村新貌。受訪者供圖
當日下午,舉行了升國旗儀式以及向搬遷村民獻哈達、送祝?;顒印kS后,村民們便發動拖拉機、運輸車,貨斗里滿載著衣物、家具、家電,向著新家的方向駛去,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
“房子很漂亮,內部裝修也很好?!眮淼叫录液?,村民們端出切瑪盒,互獻哈達,在歡聲笑語中,暢談著對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我們搬遷入住了新房,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家都很開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住進了這么好的房子?!弊鳛榇舜伟徇w群眾之一的曲麥村副主任多吉說。
據上海市普陀區第十批援藏亞東聯絡小組組長、亞東縣委常務副書記李夏陽介紹,龐達村邊境小康村于2019年11月17日開工建設,由上海援藏聯絡組引入上海建工集團、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等上海建設單位共同建造,房屋集節能、環保、保溫、防潮、隔聲等功能于一體。之前,已有87戶群眾搬遷入住。
從青磚土坯房到獨棟洋房,從泥濘土路到柏油馬路,從吹沙走石到綠波翻涌,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援藏團隊表示,將繼續以“文旅先導、三產融合、鄉村振興、智慧賦能”為工作主線,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和上海援藏力量,對種植的石斛和天麻等經濟作物進行產業產能的提升;繼續推動亞東特產鮭魚的集裝箱養殖項目,讓鮭魚產業邁上新臺階;繼續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加快特色酒店、休閑、餐飲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同時加大手工編織、廚藝、施工技能的培訓范圍和力度,讓搬遷群眾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添磚加瓦”,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龐達村高高飄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