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實習記者?宋迎迎 通訊員 張矛
藍天白云下,紅色的遠控岸橋分外鮮亮醒目,“一鍵著箱”、精準無誤。10月9日,在成功投產運營一周年的山東港口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集卡車在快速有序運送集裝箱,自動化軌道吊運行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山東港口日照港日新集裝箱自動化運營中心副主任胡繼龍表示,一年來,船時效率較投產提升26%以上,堆場作業箱量在全碼頭占比達50%以上,船舶保班率達100%。
圖為山東港口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受訪者提供
(資料圖)
橋吊效率提升15%!用超越精進“日照港速度”
“我們通過對整個生產作業過程的‘線上預演’,提前推演找到生產組織‘堵點’,在作業前加以解決,從而保證實際碼頭現場作業實現‘零差錯’。”胡繼龍說。
日照港加快運用數字孿生、模擬仿真平臺技術,優化作業流程,實現自動化碼頭生產組織歷史回溯與模擬預演,碼頭不斷實現效率突破:遠控橋吊單機效率先后5次打破紀錄,較傳統人工橋吊效率提升15%,平均效率趕超人工碼頭。
行業首創5G RRU+PAD精準專網實現港口無人集卡大規模商用,MEC邊緣計算服務器下沉,5G網絡精準化覆蓋,5G網絡通信質量顯著提升;自建差分基站,新布置橋下UWB設備技術,作業信號強度、定位精度更可靠,持續提升作業流暢度,無人集卡平均循環時間壓縮37%,異常接管率降至0.07次/循環,降幅達67%。
在港停時壓縮25%!以創新詮釋“用心服務”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服務最多的就是內、外集卡司機,裝卸效率、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到集卡司機的體驗。
“起初,大家對這個全自動化技術并不信任,那么大個堆場,一個人也沒有,萬一停車不對位也沒人指揮,有危險怎么辦!”外來集卡司機李師傅說,“我在這自動化碼頭拉集裝箱一年了,不但沒有危險,反而跑起來更順暢,之前裝卸干一圈最少也要20多分鐘,現在十幾分鐘就一趟,有時候10分鐘就完成了,車隊的師傅都愛在這邊干活。”
基于V2X的車路協同系統控制內外集卡分離作業,內外集卡混行模式流暢度更高,安全性更強,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服務優勢逐步凸顯。
“我們聚焦流程再造,不斷優化堆場策略,持續精細化生產業務流程。”自動化軌道吊女子班班長李藝萱說,目前,外集卡平均在港停時較傳統碼頭壓縮25%,自動化堆場運行效率提升15%。
在提升效率優化服務的同時,日照港從工藝方案、系統部署等方面進行智慧化管理,促使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得到本質提升——
通過場區封閉、V2X升級的快速精準感知,保證內外部集卡無沖突運行;自主設計開發鎖銷控制盒,解決無人集卡拆解鎖存在的人機交互問題;開發設備一鍵錨定和大風天氣下一鍵降高功能,提高自動化碼頭應急反應……創新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客戶的“安全感”。
運營成本降低12%!向“技術”要“效益”
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以其獨有的布局優勢,解決了垂直布局模式存在的自動化軌道吊全場“跑”、集卡車場外“等”問題,單箱綜合能耗降低50%。
據介紹,山東港口日照港日新集裝箱自動化碼頭研發團隊不斷進行設備技術優化,碼頭生產成本持續走低,運營成本較投產時再降低12%。
日照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采用邊裝卸的工藝模式,集卡車直入堆場作業,實現堆場內設備“自由行”,集卡“多跑路”,單箱設備平均運行距離僅為32.6米,不足端裝卸工藝的1/6,裝卸效率更高,設備能耗更低,同時邊裝卸工藝以堆場為緩沖區,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
通過對后臺服務、智能駕駛、遠程駕駛、V2X的120余項升級,完成鎖站設置以及道閘功能優化、道路虛擬紅綠燈、碼頭多進多出、橋下精準停車等功能的開發和優化,綜合能耗降低42%;自主設計優化設備運行邏輯,遠控岸橋反饋能耗最低降至3.7kwh/TEU,自動化軌道吊最低降至2.8kwh/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