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29日,記者從中科院召開的科技“雙碳”服務經濟主戰場新聞發布會獲悉,首個國家級大型化學儲能示范項目——百兆瓦級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進入并網最后階段,預計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該電站是迄今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
據了解,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由國家能源局批準建設,總建設規模為200兆瓦/800兆瓦時。本次即將投用的是該電站的一期工程,規模為100兆瓦/400兆瓦時,即電站的額定功率為10萬度電/小時,最多可存放40萬度電。
“按照中國居民日常生活每日人均用電2度左右計算,電站可供20萬居民一天的用電需求,可緩解大連乃至遼寧電網調峰壓力,提高大連南部地區供電可靠性。”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說。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這些新能源雖然清潔可再生,但都不穩定。比如,太陽能發電只能在白天進行,發電多的時候,用不完會浪費,而發電少的時候又不夠用。這樣,就需要一個超大型充電寶用于電力調度。
為此,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發了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該技術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好、輸出功率和儲能容量規模大、壽命長、性價比高、電解液可循環利用、對環境友好,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就是基于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建立。該電站相當于城市的“電力銀行”,在整個電力系統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電網用電低谷時,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給電池充電,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于電池中;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將儲存于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進行放電。
李先鋒表示,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將提升可再生能源并網率、平衡電網穩定性并提高電網可靠性,對加快推進我國大規模儲能在電力調峰及可再生能源并網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