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都芃
9月29日,我國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將新建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東和重慶銅梁4座特高壓變電站,變電容量2400萬千伏安,新建雙回特高壓線路658公里,總投資288億元,計劃于2025年夏季高峰前投運。
與目前已建成的同類工程相比,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特高壓輸電線路最高海拔將從現有的2300米躍升至4700米以上;我國1000千伏變電站最高海拔將從1300米躍升至3500米,設備尺寸將增大30%以上。該工程建設將同時面臨高海拔、重覆冰、高地震烈度三重挑戰。為應對一系列挑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技術攻關團隊相繼攻克了高海拔空氣間隙、外絕緣、電磁環境和設備研制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壓設備及施工專用機具,為在世界上首次完成高海拔、重覆冰狀態下的特高壓建設奠定技術基礎。
該工程所處川西地區自然環境復雜,工程跨越川西無人區、生態敏感區和地質災害敏感區,對安全生產及綠色環保施工提出更高要求。為保護地區原始自然生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技術團隊全面優化沿線電力桿塔設計,針對普通地區和陡峭地區采用不同的基礎設計施工方案,大幅減少基面土方開挖量。同時,通過引入二氧化碳致裂技術、開展環保水保“一地一策”專項設計等措施,優化山區、林區施工技術,大量減少沿線林木砍伐數量。
“十四五”時期,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加快建設,川渝用電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川渝最大負荷將分別超過8900萬千瓦、3550萬千瓦,分別比2020年增長10.5%,44.31%。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作為連接四川、重慶電源和負荷中心,構建西南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的起步工程,其建成后,我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將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將輸送清潔電能超過350億度,可有力滿足電源多元開發送出需要,有效承接來自西北、西藏等地電能,大幅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整體電力保障能力,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電網建設具有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特點,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可有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穩經濟、穩增長、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投資估算,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將帶動裝備制造、電源建設等相關產業投資近900億元,將有效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有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關鍵詞: 輸變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