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萬小玲 陳科
9月28日,筆者從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物探)了解到,為改變我國石油物探軟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東方物探歷經20年打造國產超大型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系統GeoEast,使其成為中國石油地震資料處理解釋的主力平臺。
東方物探受邀參加京津冀數字服務國際合作協調推動機制啟動儀式。受訪者供圖
據悉,物探工作的作用就是通過采集地震數據,處理成地下可視化圖像、進而分析地下油藏分布情況,并提供出鉆井井位,其主要工作平臺是地震處理解釋軟件系統,能夠滿足地震資料處理解釋業務功能需求,實現協同一體工作的便是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系統GeoEast。
“GeoEast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系統包括軟件平臺、地震數據處理和解釋三大子系統。”科研團隊負責人介紹說,其中處理系統具有靜校正、疊前去噪等十二大技術系列,具有噪聲壓制、疊前成像等功能,可以提供復雜地表、低信噪比地震資料從預處理到TTI深度域成像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具備PB級海量數據的高效管理和上千節點大型集群的資源調度能力。該系統滿足了從陸地到海洋、從縱波到轉換波、從地面到井中等各類采集方式地震資料精細處理的需求。
此外,GeoEast解釋系統還集構造解釋、儲層預測、油氣檢測等功能為一體,具有完備的多工區聯合解釋、多波解釋和深度域解釋能力,形成了疊前疊后一體化、地震地質一體化、解釋建模一體化的綜合地震地質解釋系統,在精細高效構造解釋、井震聯合解釋等方面獨具特色。
據了解,為突破PB級海量數據管理、大規模并行等關鍵技術,東方物探創新研發iEco多學科一體化開放式軟件平臺,該平臺能夠通過云化方式實現處理解釋業務與計算資源的高效運營管理,支持BP級海量數據處理和大規模并行計算。基于iEco新平臺,東方物探又研發了新一代GeoEast國產物探軟件系列產品,具備從時間域到深度域、從項目級到盆地級、從數據處理到油藏描述等全流程一體化服務能力。
目前,除中國石油以外,GeoEast軟件已在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煤田地調系統以及部分海外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并被30多所高校作為教學軟件和科研平臺,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物探技術及軟件國產化進程。下一步,GeoEast軟件系統將繼續發展我國國產物探軟件生態系統,持續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物探中國“芯”,助力我國物探技術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