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9月25日國際聾人日之際,在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聾人協會的指導下,騰訊天籟行動召開2022年度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天籟行動在聽障產品研發、公益救助、產研共創方面的關鍵成果,并同步了天籟行動發起兩周年以來的關鍵項目進展。
產品研發層面,繼在人工耳蝸場景驗證天籟AI技術價值,將人工耳蝸語音清晰度提升40%后,騰訊首次發布完全自研的助聽器核心算法解決方案,攜手助聽器廠商智聽科技聯合研發,推出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公益助老款”。
(資料圖)
公益救助層面,基于“天籟銀發關愛基金”,通過與政府、輔聽設備廠商、公益機構共創共建合作,天籟行動已經在聽障老人公益救助方面探索出“政企民”聯動長效公益模式,首期面向韶關500位聽障老人捐助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
同時,為了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聽障老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智聽科技還聯合啟動了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買一捐一」公益救助活動。預售期間,每銷售出一臺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騰訊將為偏遠山區聽障老人免費捐助一臺同款助聽器。這也是“騰訊天籟銀發關愛基金”繼韶關救助行動后,在聽障救助領域又一公益舉措。
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公益救助活動啟動儀式
產研共創層面,為深入研究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聽障問題的社會影響,天籟行動項目組聯合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單位,經過幾十次實地調研走訪、采訪數十位業內專家,發布了2022年國內首份老年聽障社會問題調研報告《敢問天籟|關于老年聽力健康的十個問題》,從科技人文視角出發,較為整體地呈現了中國老年聽障群體的基本情況和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對聽力健康的重視,盡早對聽損問題進行提前干預,在AI助力聽力自測、聽力篩查方面,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與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集成聽力篩查至康復訓練的一體化小程序——“騰訊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主要面向老人及其家屬,提供從聽力篩查到康復訓練的全流程的工具及信息服務。
自2020年發起以來,天籟行動面向聽障社會責任領域,免費開放騰訊會議背后的天籟音頻AI技術,聯合公益生態伙伴,已經幫助446萬用戶進行聽力水平篩查、幫助35.1萬暢聽王卡用戶提升語音通話和字幕識別效果、為超1.1萬聽障人士進行言語康復訓練及發放耳蝸植入補貼等,為聽障群體更好融入數字社會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肖才偉在致辭中表示:“天籟行動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還在輔助聽力設備、公益救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做到了將人文價值與前沿科技緊密融合。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和社會力量關注老齡化問題、參與老齡化事業建設,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不斷提升智慧健康養老技術研發能力,豐富適老化科技產品種類,讓老年群體平等地享受數字紅利,助力實現我國健康老齡化的目標。”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肖才偉
“作為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始終堅持一個原則,無論是做社會公益,還是踐行社會責任,都牢牢建立在科技基礎上,將互聯網能力、數字技術能力以及商業能力緊密結合,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去解決社會問題,做到科技向善。”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在致辭中表示。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于建偉,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主任商世東,智聽科技CEO陳霏,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竇瑞剛,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張軍,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申琦,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副總經理林濤,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詩雨等嘉賓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文中圖片由劉傳書拍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