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林開藝?王永興?沈細冰
運用先進的大數據手段,共征集基層各類技術需求1998個,成功對接技術需求1612個、占比80.7%。9月16日,記者從福建省漳州市科技局獲悉,該市組織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深化科技特派員服務百企千村工程”,通過漳州市科特派服務云平臺,創新選認機制,打造服務產業一線的科技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全市已組建了110個科特派團隊,選派1353名科特派掛鉤幫扶全市125家企業和1228個行政村,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推動科技下鄉、人才下沉、服務‘三農’、服務企業。”據漳州市科技局局長林鷺介紹,該市創新科特派選認機制,實行雙向選擇、按需選認、智能對接,由基層提出需求、市縣主動認領、省里統籌安排,推動形成“訂單式”需求對接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主動發布科研成果,為廣大農民、經濟實體提供“菜單式”服務供給。
如針對產業鏈亟需“智慧”升級問題,漳州市科技局組建科特派團隊,協助企業構建智能化運維智慧工廠、研發金屬包裝罐的耐磨涂料技術、改進面包生產工藝等,帶動項目投資5746.8萬元,申請(授權)專利90件,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36項,制定各類新標準3個,新增收益2.418億元。在農業優新品種培育與示范推廣方面,選派了農作物栽培及育種領域專家256名,實施示范項目8個,引進推廣新品種9個,建立的示范基地面積達1950畝,輻射推廣面積達1.3萬畝。
目前,該市已構建科特派全產業鏈服務新格局,推動科特派服務領域從單一農業領域向工業、文旅、電商等領域延伸,新選認服務第二產業科特派119名、第三產業149名,占市級以上科特派總數的44.8%。建成省級科特派助力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點1個、轉型示范點2個,實現科特派服務領域一二三產業“全覆蓋”,切實把創新的動能擴散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
同時,該市依托科特派創新創業平臺,創建更高水平、更高層級的綜合性農業農村創新載體,已建成國家級星創天地3個、省級星創天地8個,組建服務農村創業導師隊伍261人,孵化初創企業(團隊、創客)335個,建立農產品線上網絡平臺25個,為農業現代化裝上新引擎。
關鍵詞: 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