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
記者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獲悉,2022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于8月11日至12日在安徽合肥召開。此次大會發布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達7524億元,同比增長9.2%,規模繼續擴大,結構持續優化。
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復合增長率達到13.9%。2021年新登記市場主體近3.6萬戶,從業人員新增超過60萬人。新增上市企業9家,100家最具活力中小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9.3%。百強企業中民營占65家,100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中民營高達80家。企業的發奮圖強,推動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工信部發布的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地理信息企業就有91家。第23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中,地理信息占30項。
徐冠華表示,目前地理信息產業已經與智慧城市、數字政府、衛生防疫、智能生活等各個數字領域高度融合,成為數字經濟最搶眼的核心產業之一。
針對地理信息產業與數字經濟如何融合發展,徐冠華提出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地理信息產業在數字經濟中潛力巨大,要堅定發展信心;二是深度盤活數據資源;三是資金先行確保自主創新落地落實;四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手抓”;五是始終把發現和培養青年人才放在突出位置。
據悉,此次大會發布了2022地理信息產業百強企業、最具活力中小企業、最具成長性企業榜單,表彰2022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2022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地理信息科技創新貢獻單位,舉辦了合肥市空天信息產業集中簽約儀式,以及高端論壇、企業家論壇、創新秀、首屆中國地理信息高新技術成果展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