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7月29日,在江蘇無錫召開的EmTech?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21年度“50家聰明公司”榜單。據了解,入選“聰明公司”需具備兩條“黃金法則”,即高精尖科技創新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榜單中,除涉及生命科學、宇宙空間、量子計算、腦機接口等多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外,三一重工作為唯一的工程機械企業,躋身該榜單。
記者從長沙經開區獲悉,三一重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發,2021年研發投入更超過6%,這促使企業積累和沉淀了諸多工程機械創新成果。
入榜“聰明公司”,或許和近年來,三一重工啟動實施的數智化、電動化、國際化等三化轉型戰略有關。數智化、電動化戰略的本質,是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科技,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的創新實踐。
2018年,三一重工啟動數字化轉型,依托樹根互聯工業互聯網成果,探索裝備智能化的全要素、全價值鏈、全產業鏈重構和升級。截至目前,其打造了全球首臺5G遙控挖掘機、無人起重機、無人壓路機和無人攪拌車等智能化裝備,實現了互聯網營銷、智能供應鏈和智能設計,開展了70余萬臺海量設備的工況等狀態的數據分析。基于這些寶貴大數據,三一重工打造了業內聞名的“挖掘機指數”。該指數實現自身智能服務的同時,還持續為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走勢提供有效的判斷和參考依據。此外,三一重工還著力啟動將黑、臟、亂、差的傳統重工業制造工廠,建設成自動化、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的“燈塔工廠”的工程。去年9月,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成為全球重工行業認證的首家燈塔工廠,代表了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伴隨第三次能源革命和“雙碳”目標的提出,三一重工布局電動化戰略,開展了電芯、電驅橋技術、VCU集控平臺、充換電站、燃料電池系統及控制技術等五大方向布局,開發了電動挖掘機多合一集成控制器開發、電驅控制策略、動力電池技術等24項電動化技術項目。2021年,三一重工密集推出20款電動化產品,包括全球首款38噸級量產化電動大挖及首款電動中挖裝備,成為全球首個全線覆蓋電動小挖、電動中挖和電動大挖的工程機械企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