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鑫?孫嘉隆?許婷?科技日報記者?過國忠
【資料圖】
江蘇省揚州市正在全力推進產業科創名城建設,如何充分發揮駐揚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優勢,深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鼓勵和引導科技人員下沉園區,匯集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助力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地方創新發展能力,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22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的2022中國·瘦西湖創客周啟動會上,該市推出“科創助航”特派團行動計劃,將采取“四校一市”聯動機制,五年內遴選100人次科研人員,掛派至省級以上高新區(開發區)、經濟特色鎮,助力企業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企業建設高端研發機構,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實現科技要素向經濟發展一線轉移,為加快揚州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
面向發展需求,推動“三鏈”快融合
在揚州市科技局局長王友芳看來,省級以上高新區、開發區、經濟特色鎮,既是全市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更是確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地”。進入“十四五”,面對高質量發展新目標新要求,必須通過創新校地合作機制,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充分發揮科研人才作用,破解轉型升級之難,助推園區向數字化高端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創新力的產業園,帶動全市重點產業的創新發展。
據介紹,“科創助航”特派團行動計劃,是今年該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聯合駐揚高校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主要面向駐地高校、科研院所,遴選科研能力強、擁有創新成果的科技人員,成立“科創助航”特派團,掛派至我市省級以上高新區(開發區)、經濟特色鎮。
圍繞揚州“533”產業科創計劃
和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共同參與解決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推動企業加快建設高端研發機構,助力企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增創重點產業發展新優勢。
該市“科創助航”特派團行動計劃的目標是:五年內,力爭實地深入走訪企業1000家以上,征集技術需求500項以上,推動建設企業研發機構或校(院)地聯合創新中心50家以上,推進實施技術合作、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00項以上,助力企業開發新產品、助力轉型升級等,帶動上下游產業向高端深度發展。
打破派駐模式,待遇權益有保障
揚州“科創助航”特派團的主要任務是,強攻關,把好產業創新發展“方向舵”;促合作,充實區域科技創新“能源庫”;建平臺,打造企業自主創新“主引擎”;送服務,揚展基層創新轉型“護航翼”。
因此,該市在選派條件上明確要求,須具有扎實的行業領域專業知識和技術特長,以及較強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以及事業心和責任感強,且作風務實的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在職人員。
為確保“科創助航”特派團行動計劃,該市還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為特派團團員提供相關支持、指導和服務。如,安排專項經費,對特派團成員分別給予每月3000元和2000元的補助;對在當地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三年內給予最高300萬元“綠揚金鳳”項目資助;對推薦引進人才到揚州創新創業并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工程的,給予引薦團員最高30萬元的引才薦才獎勵;鼓勵推動技術轉移轉化,對與企業開展技術合作的團員,給予實際技術交易額2%、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對促成向本市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的特派員,給予認定促成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1%的獎勵。
據了解,“科創助航”特派團團員采取兼職方式派駐,每期派駐時間為1年,月均服務時間不少于5天,全年不少于60天,到期后可根據派駐地區實際需求繼續派駐。派駐期間實行特派團團員所在單位、派駐地區聯合管理、各負其責的管理機制。
“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將對派駐工作進行考核管理、績效評價與監督檢查,對于崗位人選不符合規定要求,不合適擔任特派團團員的,取消選派計劃。派駐結束時,團員需向市科技局提交工作報告,并接受派駐地區評價,作為職稱評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參考依據。”揚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揚州市科技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