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通訊員 劉玉超
4月23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群體智能自主作業智慧農場”項目正式啟動?!白灾髯鳂I智慧農場”創新論壇同日舉行。該項目旨在助推農業資源優勢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破解農業領域關鍵技術問題,探索出一條科技助農、科技興農、科技強農的新一代智慧農業道路,樹立我國自主作業智慧農場建設的行業應用標桿,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為發揮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
該項目重點將新一代人工智能先進理念、技術與大規模農業生產相結合,聚焦群體智能自主作業智慧農場,解決感知認知、自主執行、群智協同三項重大科學問題;聚焦主要糧食作物和“耕種管收”作業環節,打造“知、行、群、智”四項關鍵技術,實現情景感知與認知推理、靜態規劃與動態執行、機器智能與人類指導的有效結合。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學部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劼擔任項目負責人。劉劼表示,科技專項的啟動和實施在推動我國農業數字化、智能化向縱深發展層面具有重大意義。該項目高度契合國家戰略需求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力爭突破我國農機整體水平落后、自主作業功能碎片化、群體協作能力差、智慧農場管理效率低的瓶頸,在力促農作物增產增收、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基礎上,構筑農業安全屏障,力爭成為國家農業智能化先進示范案例和人機共融、自主協同智慧農場產業化范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也希望該項目能助力推進哈爾濱市數字經濟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保障這一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順利開展,當日下午,通過騰訊會議舉辦了“自主作業智慧農場”創新論壇。論壇由哈爾濱市科技局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項目參研以及相關100余家單位900百多名代表線上參與論壇。
近年來,哈爾濱市科技局積極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2021年11月,哈爾濱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成功獲批。該試驗區圍繞智慧農業、智能制造、寒地場景示范三大主導產業應用場景開展試驗區建設,加強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及產業化發展,探索智能經濟發展新模式。
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宋博巖表示,哈爾濱市科技局將借助國家、省、市政策傾斜和項目實施機遇,牽頭做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牢牢把握智慧農業這一戰略基點,使哈爾濱市農業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產業化水平再上新臺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為哈爾濱創新引領之都、現代農業之都等七大都市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哈爾濱市科技局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