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京東的“小紅車”,白犀牛標志性的“藍白車”,美團的“小黃車”,以及毫末小魔駝的“小白車”……有著高科技含量的無人配送車奔馳在上海的街巷。
智能快遞車。主辦方供圖
疫情期間,快遞物流行業面臨的是大量訂單積壓、路況不熟、超負荷工作、后勤保障不足的種種挑戰。如何為封控區、管控區的居民保障生活物資?在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戰“疫”中,無人物流配送車解決疫情期間運送的“最后三公里”,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線。
4輛紅色方形小車出現在浦東新區周家渡街道的街頭巷尾,這些是京東物流智能無人配送車。小車沒有司機,卻可以自動駕駛、自動識別紅綠燈、避讓車輛行人;車身如同一個可移動的快遞柜,一個個倉格里,裝著各個社區所急需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小車每次載重100公斤,可以全天候運營。
京東物流智能駕駛運營部署負責人柴偉表示,這些小車已在該區域內服務了7個小區,未來2-3周內,隨著小車數量的增加,將逐步滿足整個周家渡街道76個小區的防疫物資無接觸配送。這無疑是無人駕駛技術為社區賦能的一次有益嘗試。
柴偉說,通過京東物流技術人員的操作,小車在社區里可以幫助志愿者完成物資無接觸配送到樓的任務。例如,有10單生活物資要分別送到10個不同的樓棟,志愿者只需要選定訂單對應的具體單元停靠點,而后將生活物資根據對應地址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倉格內,小車就會自主導航、自動駕駛到在相應樓棟單元門口停下,志愿者開門卸貨即可。目前,京東已調運大量最新的第五代無人智能快遞車在封控區域開展無接觸配送,后續還將持續追加無人車。
不僅僅是頭部互聯網巨頭,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也紛紛加入此次抗疫,以科技的方式支援上海。譬如,毫末智行小魔駝已于4月6日進入徐匯區盛大花園為居民配送快遞、生活物資、藥品及防疫用品,助力社區抗疫;新石器無人車在進入上海多個封閉小區后,主要提供無人售菜服務。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教授認為,無人配送車在疫情期間最大的價值是解決非接觸配送和消殺問題,他說:“運送完就可以用酒精噴一遍,還可以把紫外線消毒燈直接放到車里,樣換做人來服務的話是做不到這樣便捷的。”
在瑞金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以及多個方艙醫院同樣入駐了無人配送車。瑞金醫院工作人員表示,以往醫療物資和核酸檢測樣本的內部轉運,基本都通過小推車徒步配送,而無人配送車可以一次性運載數十份醫療物資,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一線工作人員的時間。
而在方艙醫院,無人車可以替代醫護人員完成簡單但費力的流程化工作,還可以承擔環境消殺、醫療廢棄物運輸等功能。行深智能在臨港方艙醫院投放的無人車可以24小時待命,單車平均每天可以配送400件物品。
據悉,此次各大運營商投入使用的無人配送車基本都擁有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能夠滿足從單點到多點的防疫物資配送需求;車輛配備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等傳感器保障自動駕駛能力安全。在完成前期的車輛調試和路況測試后,車輛能夠按照路線指令自主行駛,無接觸完成配送任務,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暴露在外的風險。
此次疫情,成為眾多無人配送車企業檢驗產品實踐能力的一個機會,也讓更多普通人看到了無人配送車蘊藏的價值和潛力。
關鍵詞: 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