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4月20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的2022年中關村留學人員企業精品項目推介會(三三會)生物醫藥專場路演活動在線上成功舉辦。6家企業代表紛紛登臺亮相,向行業專家、投資界代表等近百位嘉賓展示創新技術與成果。
本活動由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協會主辦,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海外人才創業園,以下簡稱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中國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及北京基金小鎮一同承辦。
“十四五”時期,國家諸多戰略規劃均涉及人類大健康,生物醫藥是實現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得益于政策、科技、人才及金融等創新要素的聚集與驅動,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在自主研發創新藥、高端儀器等領域不斷實現突破,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加之海歸人才深度參與創新創業,凸顯自身技術研發、先進經驗等優勢,令團隊核心實力節節升級。
參與本次路演活動的項目正體現出如此特點。來自中關村科技園的莊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聚橘井匯制藥有限公司、通絡酶生物科技、植物干細胞生物反應器、首醫天壇創新藥物團隊及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柏生物)等6個精品項目,均為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等前沿領域的佼佼者。這些項目的領軍人物大多擁有多年國際知名醫藥企業研發工作經驗,并具備解決成果轉化復雜難題的相應能力。
路演中,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管理合伙人王建軍與業界資深專家于曉明分別對各項目的技術進展、產業前景等內容進行深度點評,并提出相應建議。多位與會投融資界代表就路演項目的技術應用、融資需求等進行提問,線上直播間互動頻頻。路演直播的同時,主辦方還為各方建立溝通微信群,方便企業和融投資機構進行進一步接洽。
由于主辦方多年來堅持對路演項目設定較高的技術門檻,中關村“三三會”生物醫藥專場活動給參會專家和機構留下“精”“專”“尖”的印象,推薦項目也頗受投融資機構的追捧。本場路演企業帶來的“以多糖基礎的新藥發現系統和技術平臺”“植物干細胞生物反應器”“分子相互作用檢測儀”等項目就在直播間及溝通微信群引發熱議。其中由英柏生物歷時多年研發出分子相互作用檢測儀MI-S200系列,是國內唯一擁有100%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與國際壟斷品牌比肩的首臺商業化光學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檢測儀。在生命科學領域中,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分析不僅可闡明細胞生物學事件,而且為疾病發生機制和藥物發現提供基礎。
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成果轉化步伐的加快,前沿技術、精品項目不斷涌現,離不開以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為代表的國內海創園多年來營造的良好研發創新環境。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的各項舉措,在堅持提升自身服務能力與水平的同時,持續探索如何為生物醫藥創新創業者注入創新動力,以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自2016年至2021年底,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通過多種金融服務手段,已累計幫助40余家入孵企業獲得融資30余億元。疫情當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今年還將陸續推出更多值得期待的線上、線下活動,培育更多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創新項目。
關鍵詞: 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