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近日,第八屆北京市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暨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北京地區選拔賽拉開帷幕,來自北京各方的地震工作者、科普場館講解員、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和在校老師等45位選手參加活動。活動通過科普講解比拼的形式,以賽代練、以賽促學,為北京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者搭建起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也為公眾帶來了一場防震減災科普盛宴,營造了“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的良好氛圍,為提升首都市民防災減災抗災能力添磚加瓦。
為更好提升參賽選手的綜合素質,主辦方為45位選手開展了賽前培訓,邀請了多位各領域專家分享專業知識,從防震減災科普重點和難點知識、科普講解選題及講解詞、科普講解專業要求和語言表達藝術四個方面,對參賽選手進行了深入細致培訓,大大提升講解員的專業水平。
4月18日,第八屆北京市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北京廣播大廈舉辦, 11位選手圍繞地震監測儀器、減隔震技術、地震預警、地震應急救援設備等主題,通過多媒體演示、道具展示等手段,生動形象地對張衡一號衛星、雷達生命探測儀、救援無人機等內容進行科普講解,展現了他們最高的水平和精神風貌,得到專家評委和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最終,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7名,16家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
本次活動在北京時間APP、新浪微博、微信、西瓜視頻、嗶哩嗶哩等視頻媒體平臺,通過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廣播、各區融媒體中心等官方政務新媒體開展了全網直播。本次大賽由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主辦;由北京市防震減災宣教中心、北京市應急管理科學技術研究院承辦;由北京交通(應急)廣播、各區地震主管部門協辦。
(北京市地震局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