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奉青玲 于亦洋 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付毅飛
春花爛漫之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著陸場再次迎來最尊貴的客人——從太空歸來的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
4月16日清晨,一場搜救大戰開始打響。地面分隊、機動搜救分隊、搜救預備分隊,紛紛向預設待命點機動。約100輛越野車組成的車隊,像一條蜿蜒的長龍,在戈壁公路上行駛。
7時許,伴著螺旋槳旋轉發出的轟鳴聲,5架米-17系列直升機,成梯次起飛,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各號注意,我是北京,下面呼點各號……”8時08分,北京下達返回搜救任務。
道路封控分隊、聯合搜救分隊、搜救回收支援分隊、搜救預備分隊陸續到達待命點位,準備迎接飛船回家。
“發動機開機,返回制動開始?!?9時30分,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
“北京,雄鷹報告,空中分隊起飛,前往待命空域,報告完畢?!痹邶埨っ鞯闹笓]下,1架指揮機、1架通信機、1架醫監醫救機、2架醫療救護機,像雄鷹展翅一樣翱翔。軍綠色的直升機與土黃色的戈壁,天上地下,雖反差鮮明,卻交相輝映。
“90后”龍昆明已經是一個老航天了,有著12年工作經驗的他,這是首次擔任雄鷹調度主崗?!靶埴椪{度主崗負責接收北京和東風的調度指令,并根據調度指令和空中指揮員決策,指揮5架直升機對返回艙開展搜索工作,同時收集各飛機在搜索階段的實況信息,通過調度上報北京和東風?!闭勂鸸ぷ髀氊煟埨ッ魅鐢导艺?。
當返回艙開傘,返回艙拋防熱大底,5架直升機開始收攏飛行,地面分隊、機動搜救分隊前出搜索。雄鷹高飛,猛士馳騁,東風著陸場奏響一曲天地協同的搜救交響樂。
“砰——”隨著一聲巨響,返回艙安全著陸。“太空出差”6個月之久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終于回到了地球的懷抱。
飛機降落后,空中分隊隊員一個個從天而降,迅速開始現場處置。升旗手馮毅第一個沖到離返回艙和醫監醫救機最近的地方,架設底座,旋擰旗桿,展開國旗,一氣呵成。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成為這片戈壁最閃亮的風景。“去年我是開艙手,今年是升旗手。開艙手崗位備受矚目,但國旗的象征意義非同一般,能在著陸現場升起國旗,我覺得這項工作特別光榮。”
與此同時,建立警戒區、便攜站架設、艙內無水肼檢測有序進行。
“我要準備開艙門了,你們注意安全。”27歲的蘇黎明是神舟十二號搜索回收任務的國旗手,如今與“師傅”馮毅互換崗位,年輕的他臉上洋溢著從容和自信。平衡完艙內外氣壓,綁著寸帶的開艙手蘇黎明緩緩拉開艙門,神舟十三號“01”航天員翟志剛開始出艙。
“歡迎回家!”作為航天員“回家”見到的第一人,蘇黎明真誠地向航天英雄們問好。
“北京,神舟十三號報告,返回艙已安全著陸,01身體狀況良好。”
“02身體狀況良好,完畢?!?/p>
“03身體狀況良好,完畢?!?/p>
不遠處的兩個橙色的醫監醫保帳篷和三輛特制的醫監醫保車,在著陸現場格外顯眼。醒目的橫幅“歡迎航天員回家”“向航天英雄致敬”,表達了著陸場全體工作人員對航天英雄的祝福和崇敬。
6個月前,神舟十三號從東風起飛。6個月后,又回到東風。歷史會記住這一天,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關鍵詞: 載人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