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陳汝健 整理
上海4月11日 晴
周艷: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檢驗科主管檢驗師
從隨河北援滬醫療隊抵滬,今天已是第9天了。作為其中一員,這幾天的感受用什么詞語概括一下更確切呢?“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夜以繼日、挑燈夜戰?還是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團結協作、共克時艱?”
這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想,遠不止如此,因為還有上海暖如家人的熱情接待,豐富充足的物資保障,周到細致的生活服務和用心暖心的別致生活給我帶來的深刻體味,是來自對接人員格外的用心、是抗疫繁重工作中的解壓、是與時間賽跑中的靜心,是別樣生活特有的“小精致”。
時間回到4月3日上午,工作如常。11點15分,突然接到援滬通知,收拾行裝、采集核酸、領導送行、火速集結、奔赴機場,15點30分航班起飛,像走馬燈一刻未曾停歇。
飛機上望著窗外,說實話從沒想過以這種方式到上海,一場說走就走的抗疫馳援!這也沒拿、那也沒帶!行吧,簡單生活簡單過,隊友亦都是如此。19點05分,飛機落地,就這樣夢幻般地開啟了我與上海的點點滴滴……
入住酒店,總領隊馮志山書記與總經理順利對接,組建了“美居河北醫護人員保障”微信群,暢通了“點對點”的精準溝通渠道,晚上每名隊員群發的需求消息,第二天一早兒就快速到位,使我深刻理解了“效率”二字的上海含義,也體現了上海人民對援滬醫護人員的重視與崇敬!
隨后,浦東新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提供了生活物資,方便面、水果、牛奶等,上海市產業技術創新促進會送來了手消、噴壺、口罩等,豐富充足的生活物資、品類齊全的防控用品,是同心守“滬”的家國情懷、是共克時艱的責任擔當。我想這就是上海人民對白衣天使真誠感謝的真心表達,催生援滬醫療隊激情工作的不歇動力,戰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精神源泉。
核酸檢測每天的任務量都是動態的,各組換班的規律性不強,但無論幾點,當換班出艙的你疲憊不堪、饑腸轆轆時,一看到酒店門口美居的姐姐,就知道熱騰騰的飯菜在一樓大廳等著你!是啊,有一種愛是守候,我們為戰疫助力,你們為我們時刻守候,守候著我們、守候著走出疫情后上海的春天。
領飯、上樓、洗澡、干飯,如今翻看著進艙期間收到的條條信息,感受著援滬同學群中分享的吃喝住行,來自五湖四海,同在一個城市,為同一個目標篤行,彰顯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全國一心,表達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凝心聚力。因為這座城、來到這座城、感受這座城因愛而匯聚的巨大偉力—上海!
小憩過后,耳邊縈繞過輕快的旋律,“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這是巨大壓力下心情的小放飛,緊張工作之余的小享受,美居姐姐給予的小溫馨。
援滬抗疫,有速度更有溫度。這使我堅信,同心守“滬”,“冀”往開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