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 昊 通 訊 員 歐陽鋼橋
前不久,廣西南寧高新區總投資6.16億元的6個項目同時開工,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作為南寧市乃至廣西產業聚集程度最高、配套最成熟的經濟園區,南寧高新區2021年的園區經濟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近日,南寧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秦長文告訴記者,南寧高新區去年全年規上工業產值完成466.6億元,增長11.77%;GDP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總量達305.5億元,增長14.1%;固定資產投資207.39億元,增長19.6%。
同時,2021年南寧高新區的財政收入逆勢飛揚,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去年累計組織財政收入48.57億元,比上年增加5.6億元,同比增長13.19%。
“2021年,南寧高新區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對外開放發展引領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個區’建設,交出了‘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亮眼答卷。”南寧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耕說。
面對疫情沖擊、經濟下行、減稅降費等多重因素疊加壓力,南寧高新區是如何充分展現廣西開發區的“領頭羊”優勢,實現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財政收入較快增長的?
“放水養魚” 激發市場主體潛能
“有這么好的融資優惠政策,我們企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2021年5月,在一次政金企對接會上,來自南寧高新區的20多家企業的代表們表示。
在此次活動上,圍繞“桂惠貸”政策等融資問題,企業代表與南寧高新區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局、創業者中心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南寧高新區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活動以“政府搭橋,金企會商”的形式,促使金企雙方積極溝通洽談資金需求,著力解決企業遇到的融資難題。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2021年,南寧高新區積極落實廣西“桂惠貸”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累計投放“桂惠貸”1057筆,獲益企業984家,直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1.32億元。
積極“放水養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是南寧高新區實現財政收入較快增長的基礎。
為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送服務、送政策上門,及時兌現企業發展獎勵等各類扶持資金,落實“桂惠貸”政策,減輕企業負擔……2021年,南寧高新區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續激發經濟發展潛能,“放水養魚”效應逐步凸顯,推動稅基擴大和稅收增長。
南寧高新區財政局負責人黃遠忠表示,南寧高新區圍繞財政收入目標任務,不斷加強稅源培育,涵養培育稅收增量,做大資金盤子。2021年,南寧高新區主動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強化財稅聯動,深入走訪72家企業250多次,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同時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引稅力度,培育稅源,鞏固稅基。
為企業及時“解渴”,南寧高新區還落實惠企紓困減負各類政策,及時兌現企業發展獎勵、設備補助、廠房裝修等各類扶持資金,緩解企業資金困難。2021年,累計撥付企業扶持資金1446筆,共計18.52億元,同比增長78.36%。
財政收入不僅有數量,還有質量。2021年,南寧高新區財政收入年度總量在南寧市排名前列。
深化改革 助企降本減負輕裝前行
讓王女士想不到的是,一個電話打過去,南寧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的工作人員就上門服務,而且僅用半個小時,就指導她完成了衛生許可證申請材料的填報。
王女士是廣西某公司南寧高新區分公司的負責人。2021年10月,她因行動不便,未能到服務大廳辦理衛生許可證,于是便通過服務電話聯系,希望審批部門能上門提供服務。
“在了解到該公司的情況后,我們立刻安排登門服務,指導企業準備辦理衛生許可證所需的材料。”南寧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社會事業科科長零莉莉說。
為有困難的企業提供“上門辦”服務,在南寧高新區并非個例。“真誠服務為企業,盡職盡責促發展”,南寧高新區以無微不至的服務,贏得越來越多企業的點贊。
近年來,南寧高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跑出政務服務高新速度,園區營商環境重點指標持續向優發展。
南寧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伍慧蕓介紹,聚焦企業和群眾期盼,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以群眾滿意為落腳點,南寧高新區推出一系列政務服務惠企便民改革舉措,努力讓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得更舒心、更方便、更滿意,用工作人員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和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指數”。2021年7月,南寧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獲得全區數字廣西建設和政務服務工作突出貢獻獎。
項目審批時限更短了。2021年,南寧高新區社會類投資項目4個階段審批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類項目4個階段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低風險產業類項目施工許可階段消防設計審查可同步辦理,辦理時限為2個自然日。
企業降本減負效果更明顯了。南寧高新區在南寧中關村科技園開展地質災害、節能審查、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環境評價等事項區域評估,實現區域整體評價評估成果由區域內建設項目共享共用,助企降本減負。
項目服務更實更優了。2021年,南寧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帶隊掛點服務重點企業,構成了不同層級、全方位服務企業工作格局,累計協調解決400余件涉企審批事項,幫助企業解決限電用電等100多個生產問題,指導775家企業兌現政策補貼及扶持資金10.81億元。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推動了企業做大做強,也為做大財政蛋糕提供了有力支撐。
創新引領 全面增強發展新動能
近日,由南寧高新區園區企業——南寧市凈雪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凈雪皇)發起制定的《廣西金邊螞蟥活體作為一次性醫療器械質量標準》通過認定,正式投入市場。
“作為天然水蛭素藥物開發行業領軍企業,我們將應用現代科學規范系統地建立起水蛭活體療法的質量標準,帶動行業規范有序地發展。”凈雪皇董事長宋延坤說。
企業創新活力煥發,園區稅收水漲船高。從生命健康產業到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再到智能制造產業,近年來,南寧高新區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力度,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以及企業上市的扶持力度,加速三大主導產業在園區內集聚發展,促進優秀企業股權投資行為和相關稅收的增加。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2021年第一批認定報備高新技術企業名單中,報備企業共557家,南寧高新區81家,同比增長58.82%,創新驅動成為高新區財政增長的新動力。
前端聚焦,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中間協同,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后端轉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近幾年來,南寧高新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深化與北京中關村戰略合作,持續構建創新生態,深挖開放合作潛力,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
創新載體建設更優。2021年南寧·中關村累計聚集創新主體達490家,營業收入創新高,達207.64億元,增長88.76%。在中關村品牌的引領下,國家級眾創空間南寧創客城累計入駐初創型科技企業78家,力合星空(南寧)孵化器累計入孵項目41個。
科技創新能力更強。2021年,南寧高新區新增企業5161家,同比增長8.2%,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67家。
創新人才集聚更好。2021年,園區企業博世科創始人、廣西大學教授王雙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立新等10個人才企業項目入選“邕江計劃”,占南寧市41.67%。
“下一步,我們要主動擔負起廣西科技創新‘領頭羊’職責,打造更具影響的創新平臺,培育更有活力的創新主體,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生態,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李耕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