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鄔斌
4月2日,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委員會(IMA-CNMNC)的嚴格審查和投票,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鄔斌副教授、中南大學谷湘平教授與南京大學王汝成教授等申報的磷灰石超族新礦物正式獲得批準,編號IMA2021-87a。該礦物晶體化學式為Ca2Sr3(PO4)3F,英文名為“Fluorsigaiite”,中文名為“鍶鈣磷灰石”,縮寫為“Fsg”。新礦物測試分析在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完成。
據悉,磷灰石是一類重要的副礦物而廣泛分布于各類巖石中,其中金屬陽離子M1、M2具有配位數不同的兩個占位。迄今人類認知并獲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委員會認可的磷灰石超族礦物達40余種。鍶鈣磷灰石發現于遼寧賽馬堿性巖體,其晶體結構具有Ca、Sr分別主導兩個金屬陽離子位置的中心對稱特點。除化學式中主量元素外,鍶鈣磷灰石還相當富集稀土元素,其結構、化學組成和同位素信息對揭示巖漿起源演化、成巖物理化學條件以及巖體含礦性評價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
記者了解到,新礦物的發現與研究是地質學領域重要的基礎性研究,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礦物學研究水平和現代分析技術水準的軟實力與硬實力,屬于從0到1的原創性科研成果。鍶鈣磷灰石的發現,有助于提高學校地球科學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對擴大學校和學科聲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圖片由東華理工大學提供)
關鍵詞: 東華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