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瀟 李金金 陳科
4月1日,筆者從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了解到,該院牽頭研發的煉油與化工領域硫黃回收成套技術已在8個國家120余家單位實現應用,尾氣外排二氧化硫濃度低于每立方米100毫克,標志著該成套技術在創新性和實用性上實現雙突破。經專家組鑒定,該成套技術整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我國煉油與化工領域清潔生產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二氧化硫深度減排是實現煉油化工過程清潔生產、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排放標準亟待攻克的難題。硫黃回收作為原油及天然氣加工過程中將硫化氫轉化為高純度硫黃的唯一途徑,其運行安全高效,這對確保煉化企業清潔生產,并緩解我國50%以上硫黃需要進口的資源緊缺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現有技術在復雜氣質條件下有機硫難以高效轉化以及工藝需要外供氫、能耗高等難題,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創新形成高中溫耦合有機硫水解技術、高選擇性硫化氫深度脫除技術、自供氫硫化氫熱裂解技術,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模擬軟件和硫黃回收及尾氣處理工藝包。該成套技術能在復雜氣質及工況條件下實現99.95%以上的硫資源高效回收和二氧化硫濃度低于每立方米100毫克的超低排放。
據團隊負責人介紹,該成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大型硫回收裝置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0%,煉化企業平均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約75%。
技術及產品在大型煉化企業應用。采訪對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