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 青
前不久,廣州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簽署了《高質量發展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及《金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將為廣州高新區企業及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不少于5000億元的綜合融資支持,雙方將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國企賦能、綠色低碳、金融科技、民生保障等六大領域深化合作。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與中國工商銀行正式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包括廣州高新區在內的58家國家高新區首批實施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支持廣州高新區等國家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分支機構共建首批10家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此次廣州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將以簽署合作協議為契機,共同深入推進“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
大力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來到廣州高新區已有2年多了。為推進納米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2019年9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廣州高新區管委會共建了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趙宇亮擔任院長。
“廣納院專職做納米科技的轉移轉化,彌補創新鏈4—6級這段轉移轉化的缺口。”趙宇亮表示。
科技創新鏈上的4—6級,是基礎理論研究到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此過程面臨著從研究成果到產品、從科研團隊到企業、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等三個方面的重要轉變。為此,我們成立了金融服務團隊,幫助科學家和科研團隊更有效地完成這些轉變。”廣納院廣納金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蔡曉輝介紹。目前,廣納院成立了納米基金,聚焦納米科技,力爭成為國內納米領域最專業的投資機構。
“我們能夠比外部產業與金融資本更早更全面地了解所孵化的項目團隊,在其成長過程中持續觀察、判斷、評價、輔助并提供適宜的金融和產業資源支持。這樣,未來它在對接產業和資本力量時就會更有信心。”蔡曉輝說。
“研究院自己先進行內部投資,相當于完成了第一輪的篩選,可減少后續外部轉化基金投資的盲目性。我們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孵化器設立投資基金。”廣州火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同時,在完善科技金融環境方面,廣州高新區設立國投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專精特新產業投資基金;引進總規模60億元的中國科學院成果轉化母基金。高標準設立黃埔人才引導基金,撬動約60億元社會資本,打造覆蓋人才項目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的全生命周期投資平臺,提升人才創業服務。廣州高新區設立區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按照省、市、區的順序進行科技信貸風險補償,累計補償最高可達項目貸款本金的90%。區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入庫銀行15家,269家企業獲得了貸款,授信總額15.03億元,放款總額4.73億元。
每年重點扶持百家高新技術企業
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慕恩生物)建有微生物組藥物發掘和產業化平臺,致力于在大數據挖掘的基礎上通過領先的微生物分離、培養和篩選技術,發現、保存、鑒定天然的具有藥物活性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目前已建立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微生物菌種庫。
“創業公司早期面臨著融資難的困境,廣州高新區的政府引導基金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談到公司發展,慕恩生物CEO蔣先芝博士如是說。在此基礎上,公司發展迅速,現已完成上億元人民幣融資。
近年來,廣州高新區十分重視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優化獲得信貸營商環境,以更深層次、更全方位、更高質效的綜合金融服務,為區內實體經濟、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以及科技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一方面,不斷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能級。例如,推動中國農業銀行廣州開發區支行、中國建設銀行廣州開發區支行順利升格為分行,有效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金融服務新業態。另一方面,深入開展政銀企戰略合作。近年來,廣州高新區陸續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搭建共建共享共贏金融服務平臺,針對黃埔四個“萬億”計劃,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為該區合計提供近萬億元的綜合融資支持,有效優化信貸資源供給。
此外,擦亮金融服務超市品牌,高新區已累計引進金融機構96家,發布金融產品超200種,促成融資額244億元,初步建成民營及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及融資對接平臺,創新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提高民營及中小微企業首貸、續貸可獲得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高。
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簽署的協議,提出要圍繞廣州市“制造業立市”戰略,在廣州高新區建設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每年新遴選100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加速科技企業成長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持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去年,國投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正式落戶廣州高新區。基金為國投集團與科技部、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機構等聯合發起設立。基金規模150億元,由國投創業擔任基金管理人,旨在深化央地合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基金專注于硬科技投資,堅持“投早、投創新、投團隊”,重點圍繞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生物醫藥四個方向。“從投資角度來講,著重看未來。近年來廣州高新區發展速度快、科技創新活力足、產業規劃突出、發展后勁足,適合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地。”國投創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基金在廣州高新區已投資項目5個,立項項目3個,儲備項目28個,擬引入項目14個。儲備項目覆蓋智能制造、電子信息、5G通信、人工智能、創新藥、醫療器械、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以國投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一系列基金為代表,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支持小微創業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關鍵重點民營科技型企業提速發展,這將是廣州高新區接下來在科技金融創新服務方面的重點舉措之一。
成為首批實施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的單位后,廣州高新區在已有基礎上,制定了《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記者在《方案》中看到,持續完善廣州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系、推出新型科技金融服務產品、創新科技金融體制機制和持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將是廣州高新區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的重點任務。具體舉措有:共建廣州高新區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增強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服務支撐能力,探索財政資金“撥改投”,加快發展產業引導基金,打造覆蓋早期、初創期、成長期、重點產業、并購投資等風投業務全鏈條的股權投資基金體系;以及探索“投貸聯動”“內外聯動”等創新模式。
廣州高新區透露,力爭到2025年,推出不少于10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金融創新型產品,新引進各類金融服務機構不少于100家,累計服務各類創新型高成長企業不少于1000家,持續優化區域金融服務生態,加速科技企業成長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助力廣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