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是只有1200人規模、擁有18家所屬企業的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云網公司,交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績單。
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這些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見長的中小企業,作為航天云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正快速成長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小巨人”,擔當起了實體經濟的硬支撐。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边@是“專精特新”一詞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亮相。
“專精特新的本質是創新,是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焙教煸凭W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於亮說,“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中小企業強則經濟強。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必急于盲目擴大規模,而應專注于做深做細做專,對外補齊產業鏈條,彌補關鍵領域短板,真正解決‘卡脖子’難題,確保在細分市場上取得領先優勢,才能行穩致遠。”
近年來,航天云網公司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資源優勢,以“專精特新”培育工程為抓手,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打好“政策扶持”組合拳,積極探索破解培育密碼,推動所屬子公司提升專業化優勢,全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爭當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鏈長”,所屬子公司活力滿滿,干勁十足,呈現出提質增效的強勁勢頭。
據介紹,該公司精準對標“專精特新”對于“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核心指標的要求,一企一策開展精細化指導、精準化服務,深入推進“學習型、創新型、活力型、增值型”企業建設,統籌實施航天云網品牌戰略,不斷強化全員創新意識、市場意識、經營意識、競爭意識,有效提升企業規范化管理水平,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公司還以“雙百企業”改革試點創建為契機,大力推進骨干員工中長期激勵工作,充分激發人才活力,釋放企業發展動能,有效夯實了“育苗”基礎。
同時,該公司持續完善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圍繞5G+、工業智能、工業零信任安全、數字孿生工廠以及邊緣嵌入式工業操作系統等前沿領域,鼓勵所屬單位開展技術布局,并對列入公司重點研發項目的單位予以資金支持。據統計,在扶持政策的激勵引導下,2021年,航天云網公司發明專利申請同比增長13.6%,授權發明專利同比增長106%,公司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1項、聯盟標準5項,新增6項國家標準計劃立項項目,全級次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近年該公司大力鼓勵所屬單位研發新產品、創新服務模式,開展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在新行業、新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目前已形成了以INDICS平臺為基礎,覆蓋區域、園區、行業、企業的“四朵云”平臺產品系列,在助力政府數字化治理、賦能行業升級、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形成了國資委產業鏈分析平臺、貴州工業云公共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園區、工業互聯網+雙碳、廣州食品飲料特色產業集群平臺、基于“5G+VR+數字孿生”的熱處理工廠、小衛星智能工廠等一大批具有較強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擦亮了政企新市場的“航天云網名片”。
於亮表示,“專精特新”政策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賦予了“專精特新”企業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對“專精特新”企業提出了沉甸甸的責任要求。面向未來,航天云網公司將牢牢把握國家大力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打造“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努力培育“專精特新”產業和項目,不斷夯實領航者地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