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朱昱衡
日前,俯瞰河南省內鄉縣桃溪鎮,機械轟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只見村民們三人一組、五人一群,有的扶正樹苗,有的揮鍬培土,有的堆圍起堰,在專家的指導下,忙得不亦樂乎……旁邊倉庫里靜靜地躺著的七千余株品種優異的櫻桃樹苗,“南水北調對口協作”,賦予了這批種苗更加光榮的使命……
內鄉縣是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為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桃溪鎮關停了全鎮的石材加工、礦山開采等企業以及傳統養殖業。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桃溪鎮積極轉型發展,布局綠色產業,發展大櫻桃6000余畝,帶動了一百余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但是由于受資金、品種和技術的限制,出現了發展瓶頸。
如何破解產業發展下滑這一難題?北京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河南掛職團隊在內鄉縣掛職的縣委常委、副縣長張衛了解這一情況后,多次入鎮村調研,并請來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張開春一同進行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座談,了解他們的需求。
經過多方論證,專家指出,內鄉地處南陽盆地西緣,溫度、光照、土壤、地形地勢都適合種植櫻桃,而且前些年縣內一些群眾建立了櫻桃生產園,有相當的種植意愿和一定的生產基礎。于是,內鄉縣委縣政府搭建平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發揮櫻桃人才、技術優勢鼎力支持,很快,櫻桃試驗示范基地項目就在這里落地生根。為此,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提供專家技術服務,提供高品質種苗七千余株,桃溪鎮在原有櫻桃種植合作社基礎上,新流轉坡地200余畝,進行櫻桃優質品種與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并逐步建成優質種苗培育基地。
“此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項目的落地,對我們打造好匯水區櫻桃品牌,更好地完成‘保水質、助振興、強民生、促轉型’任務,促進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睆埿l振奮地說。
關鍵詞: 河南內鄉